作者|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春节档将会以90亿票房收官,创造一个新的票房纪录。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江苏某影院王经理告诉硬糖君,今年春节档的整体表现符合预期。被普遍看好的三巨头《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一个超出预期,一个符合预期,一个低于预期。对影院来说,《哪吒之魔童闹海》超出预期的票房,弥补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低于预期的损失。



其他电影均未给市场制造意外之喜。抢先点映的《蛟龙行动》没能点出水花,预售领跑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便哑火,“自成体系”的《熊出没》系列今年相比去年票房大幅腰斩。

这届春节档之所以变得如此“可被预测”,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类型周期定律仍在发挥作用。比如《蛟龙行动》虽然是36亿票房电影《红海行动》的续作,但因其所属的主旋律动作类型处于低谷期,所以前期并不被业内看好;《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虽然有肖战粉丝加成,但因为其所属的武侠类型的票房天花板是《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仅为6亿票房,同样不被业内看好。

另一方面,与其说真有哪部电影如《流浪地球》般横空出世、如《战狼2》般扭转乾坤,2025年春节档更像是一种保守主义的胜利。破纪录的成绩,有几分是靠“同行的衬托”。在春节这个除了看电影没有太多出门娱乐可选择的特殊档期,做好差评管理,比制造爆点更要紧。“值回票价”,就是春节档电影的最佳评价。

如何做好差评管理

相比以往的春节档,今年春节档没谁创造出大爆的正面话题。去年《热辣滚烫》有贾玲减重100斤的爆炸话题,前年《满江红》有洗脑的全军复诵《满江红》。

今年春节档,前期的话题之王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后期的话题之王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前者是因为肖战粉丝冲预售换不来排片惹争议,后者是针对殷郊“蓝精灵”特效的吐槽广为出圈。

截至目前,抖音、小红书的累积话题数据量,最高的都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微博数据最高仍然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只有在视频号,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数据刚刚登顶,而且优势并不明显。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好口碑,主要集中在特效优秀、人物丰满、主题昂扬。其实上映首日,首批口碑出炉时,每部电影都有好坏评价。但现在之所以拉开了口碑差距,除了电影质量的参差,输家同时也输在了预期与差评管理。

今年春节档营销整体谨慎保守的情况下,前期物料就成为管理预期的最重要一步。“优等生”《哪吒之魔童闹海》前期给到的预告、番外、广告以及哪吒敖丙人形玩偶物料,给观众建立起了特效、喜剧、藕饼CP的期待。等到上映验货时,只要这三点满足大众期待,差评占比便不会高。

但差评占比不高,并不代表差评不会发酵。《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豆瓣、小红书的高赞差评几乎都在批评“登味”,比如消解了反父权的内核、献祭母亲以及“屎尿屁”笑点。

然而,这种当下最敏感的性别话题,却并未在春节档发酵起来。有部分网友反馈,《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差评删帖速度很快,而且给《哪吒之魔童闹海》差评的用户很快会被贴上“肖战粉丝”的标签,失掉话语权。



除了有效管控了差评传播,硬糖君其实也相信,在春节这个大量观众属于一年就看一次电影情况的特殊档期,“登味”差评弯弯绕绕,不看个小作文都闹不明白,屎尿屁却是更容易被大众get的笑点。归根结底,“鉴爹味”是互联网的空中楼阁,“有好爹”是现实中的朴素愿望。票房就是民意。

对比之下,《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就是预期管理的反面教材。《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前期物料没有露出一点殷郊特效,也没有做好“蓝精灵”差评的公关预案,为电影上映后的口碑埋下雷点。

更重要的是,为第一部电影票房添砖加瓦的结尾彩蛋,拉高了很多观众对第二部魔家四将和闻太师的期待。结果上映之后,完全货不对板。



直到殷郊特效被吐槽出圈,《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其实仍有逆转局面的机会。毕竟黑红也是红啊,很多品牌号都在疯狂蹭殷郊热度。乌尔善方面却还没想出公关的妙招,他如果能坦然面对这个问题变成自嘲,完全可以打一场漂亮的公关仗。

比如全死感的殷间一家人——殷寿、殷郊、妲己。虽然惊鸿一瞥,仍然有不错的讨论度,真正的中式哥特、乌氏邪典。若能引导网红带动群众cos美艳一家人,总比满世界发现三头蓝巨人强吧。

女性观众扛旗,男性继续流失

虽然电影市场的女性观众占比越来越高,但去年春节档还有一部男性受众买单的《飞驰人生2》,前期传播战报与购票用户占比均是男性用户更高。今年春节档则全由女性观众扛大旗。所有春节档电影里,仅《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男性观众的占比超过女性。

根据猫眼平台显示,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购票女性用户占比六成,为其传播数据贡献最多的也是女性用户,占比达66%。



这也符合动画电影类型的普遍性别情况。猫眼动画TOP10电影里,仅有《姜子牙》的男性购票占比更高,其他均为女性购票用户更多。部分因为动画电影是亲子观影的首选,而通常是女性带孩子观影的情况更多。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登味”并未发酵,一大原因或许也是亲子女性观众并不敏感这个话题。反倒有不少人认可哪吒的爹,关于哪吒的父权争议,真是中国电影一体两面的大众心理反馈。

陈思诚的《唐探》系列,从第三部开始女性购票用户占比超过男性。《唐探1900》的情况也是如此,看来陈思诚已经精准拿捏女性观众心理,稳固了女性悬疑基本盘。

今年所有春节档电影里,本该受男性观众欢迎的动作、武侠类型全部失宠。尤其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女性用户占比高达八成,可见这部电影完全被困在了女性粉丝群体,没能吸引到该类型的路人受众。



当年《红海行动》的男性购票用户占比为53%,但续作《蛟龙行动》的男性购票用户占比仅为45%。硬糖君属实想不到女性观众为什么会对“核潜艇”动作片感兴趣。《蛟龙行动》很可能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一样被困在了女性粉丝群体,比如王俊凯、于适、黄轩的粉丝群体。

或许是因为对这两部对口电影的阵容不满、预期不高,无处可去的男性观众便选择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要知道,《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能够逆袭到26亿票房,大半是靠嗑cp、消费男色的女粉丝推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女性购票用户占比高达六成。



封神第二部上映后,竟然男性用户的购票占比更高,超过了50%。硬糖君合理推测,男性用户可能是奔着“看特效大片”去的,这批男性用户应该与曾经看好莱坞大片的男性用户重合。《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预告物料,也整体透露出一种特效质量很高的感觉。

这批男性观众入场之后,看到殷郊特效自然是大失所望。其实电影也就这一个特效短板,真不算大烂片。但对这批男性观众来说,单凭这一点足以给电影“判死刑”。

电影大厂混战,境遇五年一换

万达、光线、博纳、北文、中影,曾经电影行业的民营四大与国营一大,经此一役,再次走上命运的十字路口。尤其是光线、博纳的交手,最令人唏嘘。

这些天,53岁的于冬四处奔走为《蛟龙行动》“喊冤”。60岁的王长田“躺平了”,却在被粉丝追着“鸡娃”,要其给《哪吒之魔童闹海》撕排片。



时也命也,五年河东,五年河西。2015年,光线成立彩条屋进军动画领域,从《大鱼海棠》《大护法》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光线给市场建立起很高的动画期待,尤其是50亿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启的“封神宇宙”。但自2020年《姜子牙》上映并口碑失利后,“封神宇宙”进入漫长的蛰伏期。

空窗五年,光线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大片,只有一堆赚小钱的青春爱情片。好在光线还有“国师”张艺谋这层关系,趁着张艺谋不在欢喜拍片的空档,给光线拍了三部主旋律片《狙击手》《坚如磐石》《第二十条》。

但比起同一时期博纳主旋律电影获得的巨大票房成功,这实在不算什么。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开始,博纳一手捧红了主旋律大片。2021年,57亿的《长津湖》将这一类型的票房推至巅峰。随后便是该类型的盛极而衰,博纳推出的《无名》、中影推出的《志愿军》系列票房均不及预期。

《蛟龙行动》作为豆瓣评分最高的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的续集,显然被博纳寄予厚望。但现实残酷,过时了就是过时了,观众对主旋律大片已经有反弹情绪,连《唐探1900》加入的家国元素都有人不喜。

不过,《蛟龙行动》也不是完全没有扭转局面的可能。如果从一开始就撕掉主旋律大片的标签,将核潜艇作战的猎奇噱头打出来,还可以蹭上近期的军事热点。咱们很多观众并不知道现在的地震海啸,完全是可以人造的,是现代战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与《流浪地球》一样,《蛟龙行动》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工业细节。比如现代鱼雷作战的技术差异与各国发展情况、王俊凯所饰演的“金耳朵”为什么会在核潜艇作战中如此重要。只要把这些点营销出来,便有机会引发技术宅男观众的广泛兴趣,而不至于让《蛟龙行动》困在演员粉丝群体。

《哪吒之魔童闹海》势不可挡,并不代表其他电影没有机会。后春节档,通常会有一个很长时间的冷档期,不会再有大体量电影上映。那么暂时失利的电影就仍然有机会扭转局势、挽回损失。硬糖君衷心希望各家早点醒悟,努力也是讲究方法论的,别一厢情愿的用错方法还怪观众不理解、市场不鼓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