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师政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大涧站是京原铁路线上一座三等车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部辽阔而高寒的地域。这里的冬季漫长且严寒,自然条件艰苦,但最冷的季节也正是煤炭运输最繁忙的时候。
在这个仅有23人的车站里,有一个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调车班组,班组共有6人,每日需承担最高7列煤炭装载运输任务。这些煤炭将用于服务京津冀地区工业生产和冬季供暖。
陈梦阳在工作。 受访者供图
“进入两车钩作业时一定要打好信令,等信令显示完全了再干活,领车一定要抓住了,有情况一定要及时打停车。”调车长陈梦阳反复向本组人员强调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作业中,他认真指挥每一钩作业,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2023年夏天,京津冀地区遭遇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大涧站附近一处线路发生边坡坍塌的险情。车站在接到1小时内装好路料的命令后,立即组织以调车组为主力的团员青年协助货运部门进行装车,陈梦阳带领的组员刚下夜班,又立即投入抢险物资装车的任务重。
为最大限度确保煤炭粉尘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大涧站煤炭装车站台建在站内一座宽敞的大棚之下,职工们每次完成作业后,都免不了被厚重的煤尘覆盖全身。“刚上班那会儿,特别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也打过退堂鼓。但是坚持的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因为总需要有人来坚守这个车站。”陈梦阳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