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寄生蜂下目

姬蜂总科

茧蜂科

小腹茧蜂亚科

小腹茧蜂亚科(学名:Microgastrinae)是茧蜂科的一个亚科,包括约3000个已描述的物种,估计总共约有30000~50000个物种,使其成为种类最多的寄生蜂亚科之一。本亚科物种已知寄主全部为鳞翅目昆虫。

1.绒茧蜂属

绒茧蜂属(学名:Apanteles)为茧蜂科的一个属。



(1)云南绒茧蜂

云南绒茧蜂(学名:Apanteles yunnanensis)是茧蜂科、绒茧蜂属生物。

雌体小型,黑色。上领红褐色,下额须黄褐色。足除基节黑色,前中足转节、后足基转节暗红褐色,各足附节浅褐色外,均为鲜黄色。翅透明,翅痣褐色;前缘脉、痣后脉、径脉第一段和肘间横脉、肘脉第二段有色部分均为浅褐色;其余脉无色。头横置,宽为长的2.2倍;单眼排列呈矮三角形,后单眼至复眼距离为两后单眼距离钓1 .25倍;头部有白色柔毛和微细刻点,颜面中部具细隆线;触角稍长于体(1.1一1.2:1),触角端前节长为宽的两倍。‘ 胸部与腹部略等长;前晌背板背沟明显;中胸背板的宽约与头宽相等,中胸长(中胸盾片+小盾片大宽和厚度的比率为.:11:1一1;中胸盾片有浅而微细的刻点,盾纵沟部位的刻点稍密,后缘刻点分散;小盾片刻点浅而微弱,悬骨可见;小盾沟狭、浅、稍弯;并胸腹节徐后侧区光滑有光泽外,均有微细刻点。中胸侧板前段有刻点,后段光滑有光泽;前足端附节有一明显长而弯曲的端刺。

(2)茶细蛾绒茧蜂

茶细蛾绒茧蜂(学名:Apanteles theivorae)是茧蜂科、绒茧蜂属生物。

①形态特征

雄体长2~2.2毫米。体黑色;唇须白色;上唇、柄节、前足和中足、后足腿节(除基节、胫节端部1/3和跗节大部分烟褐色外)黄褐色;翅透明,翅痣及翅脉暗褐。颜面和后头密布刻点,头顶光滑。产卵管鞘和后足跗节第2节等长。雄蜂和雌蜂相似。茶细蛾成虫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异,只是雌成虫尾部具有暗褐色长毛,区别于雄虫。

②生活习性

成虫主要在黄昏后至清晨前羽化,并多数在夜晚进行交配。通过2011年在重庆地区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其种群动态显示,茶细蛾在重庆地区年发生7代,成虫始见于4月中旬,终见于12月上旬。

2.小腹茧蜂属

小腹茧蜂属(学名:Microgaster)是茧蜂科下的一个属。

稻螟小腹茧蜂(学名:Microgaster russata),小腹茧蜂属的一种。



(1)形态特征

体长4.5-5.5毫米。头、胸部黑色,有光泽,腹部背板大体黄褐色,雄蜂第四背板及以后各节黑色,雌蜂自第四或第五背板中央向后扩展成三角形黑斑;触角柄节黑色,鞭节黄褐色,翅痣基部浅黄色,外半浅褐色,足黄褐色,爪、后足胫节末端和跗基节下端大部分、有时腿节末端黑褐色。头、胸部密布刻点和细毛;中胸盾纵沟位置上及盾片后方有明显刚状刻纹;小盾片平,后方光滑,并胸腹节横长方形,表面具粗糙网状刻纹,中纵隆线明显,与皱纹相连,后角稍突出,后缘凹入。前翅第二肘室小,四边形;前后翅外方翅脉均无色。腹部约与胸部长宽相等,第一至第三背板具网状皱纹,以后各节背板平滑,第一背板梯形,中央长度稍短于后缘宽度;第二背板明显长于第三背板。产卵管鞘约为腹长的1/3-1/4。

茧圆筒形,长7-8毫米,径2.5毫米,白色。

(2)生物学特性

该种在江苏、浙江是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幼虫常见的寄生蜂。在浙江的一种巢蛾上曾发现过该蜂。寄生于幼虫体内,蜂幼虫老熟后钻出寄主结茧于体外。单寄生。在螟虫幼虫体内越冬,在4月上旬即有羽化。

(3)地理分布

江苏、浙江、云南。

3.侧沟茧蜂属

侧沟茧蜂属(学名:Microplitis)是茧蜂科下的一个属。

侧沟茧蜂(学名:Microplitis sp.),为膜翅目茧蜂科。分布在陕西等地区。寄主昆虫有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等,主要危害小麦等作物。



(1)形态特征

成虫:雄体长2.3mm,翅长2.6mm,触角长3mm;体黑色,有光泽,密布白色短绒毛。头部黑色;复眼黑色近肾形;单眼褐色,排列成钝角三角形;触角线状18节,褐色或黄褐色或端部数节色深;口器褐色,但须偏黄色。胸部背面粗糙,有刻点;中胸盾片后方及两侧光滑,后缘隆起,上有小纵沟;小盾片近舌形;并胸腹节极粗糙,有皱纹,具中脊;翅基片黄褐色,翅透明;前翅翅痣前部无色,后部褐色,翅痣长与宽之比为5:1.8,痣后脉短于翅痣长;小翅室三角形;翅脉揭色,但前翅小翅室外的一段肘脉及径脉第2段无色;后翅仅亚缘脉,肘脉及基脉有色。足黄褐色,但基节大部黑色。仅端部黄褐色,跗节第5节及爪暗褐色;有的个体腿节显黑色。腹部光滑,基部数节色浅显褐色。

茧:淡褐色,长椭圆形;长4.0mm,宽1.2mm。

(2)生物特性

秋季雌蜂产卵于在麦田越冬的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幼虫体内,孵化后随寄主越冬,翌春4月幼虫老熟,自寄主体内钻出作茧化蛹,多个小茧以丝结合在一起。成虫4月中旬羽化。多寄生,一头寄主可出蜂20余头。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