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1984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提出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的大局,照顾大局,要忍耐,要考虑腾出军队力量来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到全国大局好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来提高军费,再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


邓小平


邓小平设想这一目标可以在2000年达到,这就意味着在2000年之前,部队的军费比例要大幅度削减,这样势必无法支持军队的正常开支,因此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以弥补军费的不足。

军队放开生产经营当然是有一定好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商之风逐渐蔓延,一些单位甚至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商业活动上,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性。

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敏锐地察觉到了军队经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一次,张爱萍到一个基层部队视察,发现营区里竟然摆满了各种商品摊位,战士们在训练之余纷纷参与买卖。张爱萍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没有立即发火,而是把部队领导叫到一边,严肃地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这里是军营,不是集市!”


张爱萍


部队领导支支吾吾地解释说:“这是为了增加一些额外收入,改善战士们的生活条件。”

张爱萍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语重心长地说:“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当然要改善,但这绝不能以牺牲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性为代价。你们这样做,是在走歪路啊!”

张爱萍回到北京后,立即着手调查军队经商的情况,他发现经商之风已经波及多个部队,甚至一些高级将领也开始对这种行为默许甚至支持。张爱萍深知,如果再不及时制止这一局面,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1985年初,张爱萍听说国防科工委成立了“公司”和“中心”,他对此异常反感,专门表态说:“什么公司,我看是借公肥私;什么中心,我看是以钱为中心!”


张爱萍(左一)


张爱萍还给国防科工委党委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这种官商或军商,实不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干的,只有军阀国民党可以。热衷于经商,必然导致腐败。”

不久以后,军委召开会议研究军队生产经营问题,张爱萍在会上说:“军队和政府经商,势必导致官倒,官倒必然导致腐败。穿着军装倒买倒卖,是军队的耻辱、国家的悲哀,如果军委提倡部队做买卖赚钱,无异于自毁长城。遍查古今中外,有哪国哪朝军队在这样大张旗鼓、大规模地搞生产经营?结果呢?经检部门最清楚,有多少干部栽倒在生产经营的浪潮里?社会最清楚,有多少人指着脊梁骨骂军队?军队的威信一落千丈!”

张爱萍的这番话在会场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一些支持军队经商的人认为,这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可以为军队带来更多的资源。张爱萍毫不退缩,他举例说:

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条件艰苦到极点,但我们的战士们没有抱怨,没有去想着做生意赚钱,而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壮举。军队的本质是战斗队,而不是商人。一旦我们迷失了方向,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爱萍(左一)


张爱萍的这番话,让在场的许多人都深受触动,也让反对的声音逐渐减弱。

尽管张爱萍表明了坚决反对军队经商的立场,但要真正落实清理整顿,却面临着重重困难。一些已经涉足经商的部队领导对清理整顿工作抵触情绪很大,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生意,凭什么要停下来?甚至有人暗中给张爱萍施加压力,希望他能网开一面。

张爱萍却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亲自带队深入到各个部队,进行检查和督促。有一次,张爱萍来到一个沿海城市的部队,发现这里竟然开设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酒店,而且生意非常火爆,他马上把部队领导叫到办公室,严肃地说:“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军队的营区,不是商业场所。你们这样做,是在给军队抹黑,是在损害军队的形象!”

部队领导看到张爱萍如此严肃,终于低下了头,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立即整改。张爱萍并没有就此放过此事,而是要求部队领导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且亲自监督实施,在他的督促下,这家酒店最终被关闭,营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张爱萍看望官兵


经过几年的整顿,军队经商的风气得到了彻底的清理,军队重新回归到了以军事训练和国防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张爱萍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全军上下的高度赞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军队的尊严和本质,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