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版图中,一个中国原则是屹立不倒的坚实基石,稳稳地撑起国际关系的大厦。它不仅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保障,更是国际社会广泛遵循的基本准则。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基于对这一原则的尊重,与中国建立起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携手共进,谱写着合作共赢的篇章。
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从历史深处走来、被法律条文所确认、在文化传承中扎根、于国际关系准则里站稳脚跟的铁一般事实。然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试图打破这种和谐与稳定。帕劳等少数国家,不顾国际大义,与台湾地区维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这无疑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战,也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的恶意巨石,激起令人愤慨的涟漪。
台湾资料图
时间拨回到2025年1月16日,这一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现场气氛严肃而庄重。当澎湃新闻记者提问台“外交部长”林佳龙以“总统特使”身份出席帕劳总统就职典礼一事时,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他严正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哪来的“总统”,又何来“外交部”?这简洁有力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那些妄图分裂中国之人的虚妄幻想,再次向全世界清晰而坚定地表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毫不动摇的立场。
在台湾地区,赖清德自上台以来,就如同一个执迷不悟的赌徒,一头扎进“台独”的深渊,大搞“抗中保台”那一套。他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两岸人民渴望和平、追求发展的共同心愿,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和谐稳定,把台湾地区推向危险的边缘。2024年初,他在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就职演说上的狂妄之态令人咋舌,公然挑衅大陆,高呼“台独”口号,仿佛要向全世界展示他那愚蠢至极的分裂决心。
赖清德资料图
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上任以来,他的支持率就像坐滑梯一样迅速下滑。在详细的民意调查中,一个季度内支持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去年台湾地区选民人数不到2000万的情况下,当初他的支持者仅有500多万人,占比还不到30% ,如今随着他倒行逆施行为的不断暴露,支持他的人恐怕更是少得可怜。要是重新举行选举,他大概率会沦为无人问津的少数派,彻底失去那本就不该属于他的领导职位。
但赖清德仍不死心,妄图通过一些卑劣手段来维持他的“台独”迷梦。他以为可以用金钱开道,加大对与台湾有“邦交”国家的经济投资,就能换取这些国家与台湾维持那见不得光的所谓“邦交”关系。近期,他精心策划,派出一支庞大的代表团前往帕劳,庆祝帕劳总统连任,还美其名曰推动“荣邦计划”的实施,满心以为这样就能巩固与帕劳的关系,给自己的“台独”之路增添筹码。
赖清德资料图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太响,却忘了听听国际大势的声音。就在他的考察团出发还不到24小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带来了让他如坠冰窟的消息。与台有“邦交”的国家,包括图瓦卢、帕劳、马绍尔群岛等,已多次向中方表达了同中国建立或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的意愿。这消息一出,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炸碎了赖清德的“外交美梦”,让他那些所谓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沦为国际笑柄。
这些与台湾维持“邦交”关系的国家,态度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背后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中国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崛起于世界舞台,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众多国家寻求合作与发展的理想伙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意味着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发展机遇和丰富合作空间的大门,这对于那些渴望发展的国家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再从这些国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们大多是位于太平洋的岛国。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这些岛国首当其冲,面临着诸多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死挑战,如海平面上升威胁着他们的家园,极端气候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拥有强大的应对能力。过去,中国与其他太平洋岛国在经济和防务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让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还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难题,为岛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让太平洋岛国的民众对中国大陆充满了好感和信任,也促使他们的国家更加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更深入的联系。
太平洋岛国资料图
回顾往昔,早在2024年1月,赖清德当选之时,瑙鲁就展现出了明智的抉择,迅速与台方断绝了关系。随后,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瑙鲁积极向中国靠拢,开启了与中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紧接着,关于图瓦卢也希望效仿瑙鲁,采取相同立场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去年的帕劳总统选举中,国内民众的态度倾向十分明显,更偏向于与中国友好往来,这使得帕劳总统不得不重视民众的意愿和呼声。还有马绍尔群岛,早在1990年就曾与中国建立过外交关系,虽然后来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但这段历史也表明双方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建交基础和友好情谊。如今,这些国家纷纷表达与中国建交或复交的强烈意愿,这充分彰显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强大感召力和国际社会对正义与和平的不懈追求。
尽管与台湾有“邦交”的国家表达了与中国建交或复交的积极意愿,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目前他们尚未与大陆真正实现建交或复交,这些表达更多的还是一种试探性的信号。这就意味着,对台工作仍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积极、稳步地推进各项工作。
台湾夜景资料图
一方面,我们要秉持开放、友好的态度,进一步加强与这些有意向国家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和真诚的互动往来,展示中国的诚意、实力和大国担当,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与中国建交的巨大益处和广阔前景,为双方建立外交关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台工作的力度,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加强两岸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让台湾民众真切地感受到两岸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以及两岸合作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稳步迈进。
中国外交部一直以来的表态都清晰而明确,建立友好关系从来不分先后顺序,我们热烈欢迎任何希望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包括那些曾与台湾保持“邦交”的国家。中国始终愿意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实基础上,与这些国家携手开启新的友好合作篇章。这一表态,充分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胸怀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风范,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