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正月初六,立春。农历蛇年是难得一遇的两头春。春暖花开,万物竞发。舌尖上春天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吃货们一直在探索。以野草、花卉入馔的美食,在历代典籍里记载了许多。

吃草:一张春饼卷尽春天的味道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苏轼在《浣溪沙》中写道。


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称为“春盘”。春饼,也叫春卷,是用面粉烙制的薄饼,常用来裹着时令蔬菜吃。不同地区的春饼馅料搭配也各具特色,有荠菜、菠菜、胡萝卜、豆芽菜、肉丝,等等。吃春饼是立春的风俗之一。一张饼,把春天的鲜美全部“打包”,送进食客口中。南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菠菜,也叫雨花菜,除了包进春卷,凉拌、炒着吃都很美味。清末南京人龚乃保在《冶城蔬谱》中写道:“春雪初融,叶作老绿色,根红而味甜,俗诧为红嘴绿鹦哥。”清光绪年间,龚乃保客居异乡,思念家乡南京土生土长的美味蔬食,所以写下《冶城蔬谱》,用文字解馋。南京能吃的野菜有20多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七头一脑”——香椿头、荠菜头、小蒜头、枸杞头、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和菊花脑。

碧绿碧绿的野菜、青草,不仅做成菜很好吃,还能做成甜品点心。很快,大街小巷的各路网红青团也要上市了。清代“大吃货”袁枚也很喜欢青糕、青团,他的《随园食单》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品花:诸花朵入馔,真香

除了味道鲜美的野菜,春天的花花草草也都可以入馔。清人顾仲编撰的《养小录》主要记载江浙地区饮食用料和风味,其中《餐芳谱》详列了各色常见鲜花与野菜制法76种:枸杞头、马兰头、蚕豆苗等也收录其间,牡丹、迎春、茉莉、玉兰花也都可以入馔。

比如,《养小录》记载的“诸花露”:凡是有香味的各种花和树叶,都可以用来蒸香露。包括稻叶、橘叶、桂叶、紫苏、薄荷、藿香、广皮、香橼皮、佛手柑、玫瑰、茉莉、橘花、香橼花、野蔷薇、木香花、甘菊、菊叶、松毛、柏叶、桂花、梅花、金银花、缫丝花、牡丹花、芍药花、玉兰花、夜合花、栀子花、山砚花、蜡梅花、蚕豆花、艾叶、菖蒲、玉簪花。其中,野蔷薇花第一。蒸出来的香露有许多用处,加进水里能代茶饮用,放到酒里能增加香味,调成汁水可制作糕饼。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很快就要迎来一年中的“梅”好时光。梅花好看,也很好吃。宋代文人菜谱《山家清供》记载了许多梅花美食的做法,比如:梅花汤饼,以白梅和面、用模具做成梅花图样的面食,精致可口;梅粥,在煮好的白粥上撒上梅花,清香扑鼻;蜜渍梅花,将梅花、梅肉蜜渍,即是佐酒的小菜;汤绽梅,将冬日采集的梅花花苞封于蜜罐中,来年夏季以水冲泡,则是一道甜香饮品。南宋诗人杨万里是一个梅花饕客。有一次,在朋友家的宴席上说,白糖要全部留给他蘸梅花吃:“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