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申请劳动仲裁没请律师,万一开庭,如何应对?

「法律解答」

鉴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标的额普遍较小,大多数劳动者请律师的意愿本就不高,而且律师费普遍不低,导致劳动者亲自上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
另一方面,上述部分也是大部分律师不研究劳动法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大部分律师对于劳动法也不专业,遇到劳动争议案件,要么提高要价,要么说自己忙不过来,或交给助理处理。
故笔者将在本文中罗列具体的流程和应对方法。
一、明确自己的合理诉请。
到底是主张公司解雇还是自己被迫离职,两者的赔偿标准不一样,前者是2N后者是N,通常情况下没有+1的选项,不要搞错,多看一下《劳动合同法》就清楚了并不复杂。
倘若还不清楚,直接把自己的情况匿名后询问AI。
譬如1)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应对?2)甲公司将乙移出微信聊天群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吗?
倘若想要维护自己最大的权益,就要细翻,翻查当地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实施规定和具体案例,会使用AI的直接问AI。
譬如1)请结合XX地的劳动法相关规定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对于重要的时间点以及具体的数额计算开庭前理清楚,那么开庭就会比较顺利。
需要注意,截止至文章发表之日deepseek的数据库更新到2024年7月,对于之后颁布的劳动法规定,需要使用deepseek的联网功能。但是……deepseek的联网功能也仅限于对外开放的互联网,譬如进行过设置的内容社区知乎、知识星球、部分法院等网站是没有的。
二、实战应对
不要被电视剧中的庭审骗了,那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故意夸张渲染的结果,真实的庭审可以上短视频平台或最高人民法院庭审直播网进行观看,看一遍不够多看两遍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选择观看视频时,最好寻找有律师代理出庭的案件,这样学习速度可以加倍,即学习专业人士是怎么做的,能找到与自己案件关联程度越大的视频最好。许多青年律师就是这么看过来的,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即使不够聪明也能学会。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实际劳动仲裁庭审以仲裁员为中心,到了法院阶段也是以法官为中心,双方陈述简洁,通常每人说话并不多。


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时建议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即可,陈述时抓住重点,避免冗长,确保仲裁员能够清晰理解你的诉求和依据。
没有必要非得学律师使用法律术语,用自己的大白话说就可以,仲裁员或法官会帮你总结和概括。倘若你没有听明白和听懂,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可以要求重复一遍或解释一下。
最后,AI不能代替上庭但劳动者可以提前在应用商城搜索并下载Deepseek 至手机,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用来检索。需要注意,无论如何AI只是起辅助作用、参考作用。
另外,手机务必要调至震动状态,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
三、庭审的具体流程与话术

1.前期固定程序:

宣读仲裁庭纪律:认真听取仲裁员或书记员的宣读,遵守仲裁庭纪律。

身份确认:如实回答

回避:回答“无异议”或“不申请回避”,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宣读申请书:有些劳动者很糊涂,申请劳动仲裁自己草稿都不打,直接现场问现场填,忘记自己留一份,有时候受理老师也不管,就会导致劳动者手上啥都没有。因此,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自己写的仲裁申请书自己留一份。

答辩:听取对方的答辩,记录下对方的重点内容和漏洞,并保持冷静。

2.庭审核心环节

举证:逐一举证并说明证明内容,如“证据一:离职证明,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证明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单位的工作时间。”

质证:对对方的证据逐条发表意见,如“对证据一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证明内容有异议,证明目的有异议,因为...”

仲裁员提问:在查明事实阶段,仲裁员或法官会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询问和了解情况,实事求是的回答即可。回答仲裁员的问题,如工资数额、发放方式、入职时间等。

辩论阶段:

争议焦点的明确:通常情况下,该阶段会以仲裁员或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的方式提出:根据双方举证质证以及本庭查明的事实,现双方就围绕XXXX争议焦点进行辩论。(具体可参考,《》)

补充重要事实或法律依据:可针对自己之前遗漏的部分进行补充,或对方逻辑存在漏洞的地方进行辩驳,语言简洁,避免重复。

一般情况下,辩论只进行一轮,若仍有意见,可以尝试申请,是否决定延续由仲裁员或法官决定。庭后可以在仲裁员或法官确定的有效期内进行补充。

3.庭审收尾与调解:

签字确认:仔细核对庭审笔录后签字谨防有坑(具体可参考,《》)确保记录无误,若需要修改征询书记员、仲裁员或法官的意见。

调解:回答“同意调解”,表明愿意通过调解解决争议。

四、庭后环节

开完庭就结束了?大错特错。

在庭审中倘若仲裁员或法官没有归纳争议焦点,若对胜诉没有把握,譬如存在事实不清或法律依据适用有疑问的,要及时电话了解沟通,譬如是否需要补充证据、补充提交庭审意见,争取重新抓住仲裁员或法官的内心。

此时也可以利用AI帮助自己搜集和固定证据,譬如请检索XX地争议焦点为XXX的案例。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本人发表文章时的观点,不视为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鉴于劳动争议、各类纠纷案件性质特殊,每个地方有各自规则,建议具体问题咨询律师,谨慎引用。如您有意就相关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零言法语


作者:王之焰,律师

上海国狮律师事务所

法律、工商管理双重背景。曾在上海市司法局以及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就职,从事审判工作六年以上,司法实践经验十年以上,知乎法律话题下优秀答主。

具有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实务操作经验,在上海市律协发表过多篇专业文章,多次接受界面新闻、北京商报等权威媒体采访。处理劳动争议、执行案件以及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民商事执行案件1000+件.

团队专业致力于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常年法律顾问、公司架构规划、公司治理、公司合规、刑事风控以及执行清收。

手机:18116324203

电子邮箱:starylight_cn@163.com

个人微信号:starylawyer

律所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23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