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军的人力资源情况陷入了困境,正如台媒所报道的那样,台军人力状况就像一盏红灯般频频闪烁。自2020年至2024年,选择赔钱提前退伍的军士官人数,足足增长了近四倍!
(台军)
首先,为什么台军的人力资源会出现如此明显的流失。台军近年来在强化新兴战力以及恢复一年制征兵等政策下,抽调人员成立新单位,这使得基层部队编制与现役人数比例下降,导致部队战斗和训练压力大幅增加。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
而岛内2025年防务预算书也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台军志愿役人员的“预算员额”已经降至2020年以来的新低,尽管这只是薪资预算上的一个数字,实际上台军的人力状况比这更加令人担忧。预算员额仅下降了3%,但只有台军战斗部队人员可以领取的“战斗部队加给”却减少了9%。这一现象显示出现今台军的人力流失,主要集中在其主战单位。
(台军宁愿赔钱,也要提前退伍)
为何台军宁愿赔付经济补偿也要提前退伍?在2018年,台立法机构推出了一项旨在为志愿役军士官提供更多自由的服役条例修正案。一年之内任职满的志愿役军士官,可以选择提前退伍,但是需支付赔偿。这本是一种为了改善台军权益的机制。但奇怪的是,这项政策刚开始实施时,选择退伍的人并不多,但几年之后,愿意赔钱走人的士兵却成倍增加。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分析认为,这与两岸关系的日益紧张有直接关系。解放军常态化的围台巡航,以及对台军演活动,使得台军部队的演习、训练日趋频繁,也让台军的压力倍增。许多台军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留在军中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或者说,他们就是要和“台独”划清界限。
(解放军军演)
不仅如此,岛内舆论也颇有评论。有台民众直言,没人想去打仗面临死亡。这样的声音反映了台湾社会对于当前局势的不安。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要追溯到台当局的错误想法。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坚信美国等外部势力,会坚定地介入台海局势。这个信念驱动他们不断壮大军备,甚至将整个台湾地区推向危险的边缘。
(赖清德)
然而,美国等域外势力的干预并不如赖清德所料的那么明确和坚定。从日本方面驳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言论,到特朗普频频对华示好,再到他还曾要求台湾交纳更多的“保护费”,可以看出台湾期待的所谓“支持”,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象。
因此,台当局应重新审视对局势的期待,他们应该认识到,依赖外部势力来保证自身的安全不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充满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