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不看《封神2》就不会有什么可以吐槽的,毕竟第一部就不怎样,我可是写了一个吐槽。
轮到我看别人吐槽《封神2》时,我忍不住还是有想法。
主要是看到有人说邓婵玉作为大女主有其主体性,这个主体性体现在敌军唱《有女怀春》时不恼怒,在洗澡被士兵看到时不惊叫。
这话,我总觉得不对劲,这算有主体性?尤其是“洗澡被看到不惊叫”是主体性表现时,我一根神经被触动了,想了好久,都觉得怪怪的。
另一个帖子说这几场戏是戏弄男凝,是反男凝……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我觉得这么说的人其实被骗了。第一,主体性就以这些反应来判断,怎么都挺狭隘。第二,这些戏并没有反男凝,相反是以这一个噱头来掩盖男凝的事实。
即便我没有看过,但我认为表达的内容并不受影响。
这算反调戏?
大女主对敌军的调戏歌声,没有激烈的反应,还让他们大声些唱,看起来像是消解了这种调戏。
我的第一个疑问是难道不说大声些唱,不是这样的反应,就说明调戏成功了?
可是即使是这个反应,又怎么能认定调戏没成功呢?
是真不知道恶俗的世人会怎么说?
她愤怒她抵触——哟,说不起啊,害羞呀。
她坦然——哟,人家喜欢这调调啊,来继续,她好这口的。再恶俗点,会冠上什么名头,不难想象。
这算反调戏了?
恶俗猥琐的人根本不在乎你什么反应,任何反应在他眼里都能成为他自嗨的要素。
第二个疑问是大女主对于这种挑衅的反应是不是只能不动声色?不能恼怒?不能发脾气?不这样,就不是大女主了?大女主必须是这样的?
这样的大女主未免不太像人。其实,更多是承载了一个理想完美的形象。
理想和完美从来都不存在,用这样一个标准去规范大女主……想想大女主故事为什么这么少……可能就是标准不够宽吧??
反过来说,有没有女主表现愤怒,是一种谋略呢?造成虚假印象诱敌呢?又或者单纯就是生气。大女主不可能只有一种个性,就像不同将军有不同脾气。
一个大女主对这种歌声挑衅,因鄙视女人而愤怒,要杀光这些敌兵,有问题吗?
一个大女主对这种歌声厌恶,进而鄙视这些敌兵,想要杀光他们,有问题吗?
所以问题是这个,当荧幕呈现出这样一个反应,而恰恰击中了观众的神经,符合期望时,就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标准。
奇怪的洗澡
在第一次知道这个片段时,我的反应是邓婵玉为什么不能惊慌?可能我比较反骨,当别人说应当这样时,我总会想为什么不能那样。我整篇文章的思考都是从这一点上发展来的。
由于当时信息不全,我不知道士兵闯入的前置条件,所以对邓婵玉没有惊慌这事,有点荒谬感。
一个正常人,一个裸身的正常人洗澡时,有人闯入,谁都会惊慌吧?!这不是正常人的反应嘛。
所以为什么博主们表扬邓婵玉呢?我试着理解了一下,这与男凝有关。
女性的身体在社会规训下,成了某种不能随意窥视的部分。因此被看到裸露的身体,女性应当羞耻。而羞耻的表现通常是惊叫。
博主们表扬的是邓婵玉没有羞耻,坦然接受自己的身体,这是主体性的表现。
但这太简单粗暴了,身体被看到的羞耻究竟是哪一种羞耻?
或者说以洗澡被看到为例,是为被看到这件事羞耻,还是为身体突然被看羞耻?
可能有些拗口,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差别。
被他人看到这件事本身并不是被看者的错误,所以不必为这种事羞耻。这就是博主们表扬的情形。
而身体突然被闯入者看到,人都会有惊吓进而遮挡身体,这是种自然的反应之一,当然也有人会吓呆了没反应,也可能大声叫。那么这种反应也是羞耻的一种,那么是该被摒弃?该压抑?
那么是说人的自然反应该不该存在?强制抛弃自然反应?
但是当我知道邓婵玉洗澡的前置条件是敌军来袭时,荒谬感更重了。
在不知道这个条件时,我就和朋友吐槽,难道将军洗澡都没有守卫的吗?要是有人刺杀怎么办?用洗澡水泼?
当知道是敌军来袭时,突然就明白了编剧的用意,想要表现邓婵玉此时的镇定。
荒谬的是编剧似乎在用敌军来袭的危急程度和身体裸露来对比。我不理解这种思维。在我看来,无论男女,将军此刻的职业素养就是镇定。
所以用洗澡这个片段荒唐又无聊。更何况,谁家出征带个大浴桶?????!!!
打仗后方供给很重要,出发前,一个大浴桶放车上,军需官会有什么想法?
“这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东西?”
“这是将军的浴桶。”
“……”军需官一定内心会吐槽:女人就是事多。
要是个男的,军需官一定会说:纨绔就是纨绔,以为上战场是在玩。
最近看了个韩国西幻小说,出征洗澡就两个办法,河边或下雨。屠龙英雄带着魔法师妻子一起出征,下雨时,英雄和妻子说要洗澡就趁现在,不然没机会了。然后英雄替妻子围了块布,让妻子快洗。这挺写实了,搁这电影居然来个浴桶???
反男凝的幌子
有朋友说邓婵玉就是个女将军,不是普通人,所以影片里反应很正常。如果这样说,邓婵玉的反应就不具有普适性,普通女性遇到该怎么办?
这就是一个陷阱嘛,如果不具有普适性,女性该怎么对抗男凝?
我思考了一下,可惜是无解。
当博主们说邓婵玉大女主,以上位者姿态反男凝,这断言是值得怀疑的。
凝视分两个主体,凝视者与被凝视者。我没有用主体与客体,因为我认为两者皆主体,同时又都是客体,但彼此无法相互抵消,且有强弱之分。
无论被凝视者的反应如何,凝视者只要想凝视,无论何种反应都能取悦他,区别只在于刺激程度。凝视者觉得无趣时才会放弃凝视。所以必须明白凝视只是凝视,被凝视者反应可能是凝视的趣味性之一,但绝非唯一。
被凝视者的反应只在消解凝视动作对其产生的影响,无论羞耻、愤怒、无动于衷。同时,希望这反应能消解凝视,进而消解凝视者的意图。这是其主体性的表现,期望挫败凝视者。此刻,凝视者是客体。
被凝视者变换反应的方式,那么凝视者可以选择转换凝视获得愉悦的方式,两者会陷入游戏状态。就如上面说的反调戏,可能出现无论怎么反应,对方都在自嗨。
凝视这个动作,对于被凝视者是被动且无法干涉的动作,其反应只是延长或缩短凝视动作,根本上无法消除凝视动作的存在。换句话,凝视动作已经产生,本质不可撤销。
那么这个所谓的反男凝呢?套用网友的话,大女主在俯视这些男凝,我觉得多少有点自欺。
当被凝视者居高临下地俯视凝视者,将凝视转化为自己意识中的普通注视,甚至假象为凝视者被震撼后以欣赏目光看待。事实是,在凝视者眼里,这无关紧要,因为这个动作中凝的成分已经达成并存在。
所以邓婵玉这些反应真的消解男凝了?我持怀疑态度。
如果所谓的消解是减去后续男凝的发生概率,那么能算种成功。
但无论哪种,可以肯定,影片中出现这样的片段本身就是一种男凝。
以洗澡为例子,真正的问题并不是闯入士兵看到她的身体或两者的反应,士兵也没有凝视的意思。而是这桥段背后的隐含视角与意识。
说到底,邓婵玉首先是一个将军,其次才是一个女性。这种片段不该出现在一个将军身上,但影片确实让它们出现在了一个女性身上。编剧似乎认为女性属性高于将军,这样才能塑造丰富立体的人物,因此专门设置这些片段。
更关键是电影镜头呈现出一种潜在的凝视意味,暗搓搓地用这种凝视镜头拍一个所谓反凝视桥段。
许多观众会认为这才是女性该有的主体性,没有意识到她们正在凝视这桥段的女性,并叠加了主体性的刻板印象。她们被这凝视的镜头讨好了。
另一个被女性批评的电影《某种物质》,其特写镜头对准pup的挑逗动作,那是直接表现凝视,用直白甚至冒犯的镜头进行讽刺,没有怪异别扭感,唤起的是一种直接对凝视的厌恶。因而女性被这样的镜头刺激,直接恶评这样的镜头。但这就是凝视的真相,没有美化,没有冠冕堂皇,赤裸裸地告诉女性什么是凝视。
反观,《封神2》里唱歌调戏的反调戏,洗澡戏的坦荡,不过穿上反凝视外衣的另一种凝视。
所以,《封神2》中邓婵玉的这些片段确实是一种凝视。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声明:玖弋阁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玖弋阁,一周一书评,更多新书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