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徐熙媛(大S)的家属通过社交媒体证实了大S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去世,享年48岁。

据央视新闻消息,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之后,一些医院和药店受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前出现流感药短缺的情况。

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

冬季,身边不少人都患上了流感病毒,那么流感真的那么可怕吗?会要命吗?

36岁知名财经媒体人确诊重症肺炎

发烧到去世仅4天

2023年12月25日,36岁知名财经媒体人罗琦因重症肺炎离世,从高烧到去世仅4天,引发广泛关注。记者曾为此采访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周建仓主任医师。

如何定义重症肺炎?周建仓解释,肺炎合并休克或肺炎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又或是肺炎合并休克的同时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就属于重症肺炎,因重症肺炎被收治进ICU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30%-40%。

事实上,发热是重症肺炎的一种表现。由于病毒侵入体内,免疫系统启动应答机制,导致体温升高。这种发热通常持续3-5天,温度可能达到39℃甚至更高。

高热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导致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周建仓介绍,大部分重症肺炎患者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疾病或者免疫力较低下,如老年人和儿童。同样的病毒,同样的病毒载量,在一个正常成年人身上可能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但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导火索”。

“流感高发季,人群普遍易感,即使还年轻或是平时身体很好,也有一定概率感染。如果在流感的基础上合并其他的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

周建仓表示,临床上有部分重症肺炎的患者在早期没有及时或者正确处理,耽误了病情,等到全身多个器官、多个系统出现问题,再救治起来难度就很大。

“另外也想提醒大家,在面对疾病时,都说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但在感染流感后及恢复期间,不要过于劳累也不要剧烈运动,给身体一个恢复时间。”周建仓提醒。

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了?

很多人把流感当作普通感冒,重视不够,认为忍一忍病就好了。但其实,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加“凶险”,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硬扛,身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此时就容易感染平时不易感染的细菌导致重症肺炎。此外,流感病毒会破坏身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危及生命。

哪些人群要警惕重症流感?幼儿(小于5岁,特别是小于2岁)、成人≥65岁、孕妇;患有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人群;肺病、心脏病、糖尿病和免疫抑制患者(HIV感染或器官移植)。

得了流感应尽快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要擅自吃消炎药,因为消炎药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而大多数人得的是病毒性感冒,乱吃反而还增加了耐药性。

我国此次流感与往年无异

普通人群无需惊慌

很多人反应感染流感后出现多种症状,如发热、咳嗽,症状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此次流感和既往是否有不同,是否更严重?

国家疾控部门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流感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师谷丽教授表示临床一线感受今年流感与既往无本质区别:“疾病特征突出,包括重症高危人群在内的患者出现急性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的症状较多。一般呼吸道感染表现出的流涕、鼻塞等局部症状反而较少。”尽管如此,年轻人在自限性恢复期由于酸痛、乏力,也需要休息。

流感是古老的疾病,人类对流感比较熟悉,流感病毒无法彻底消灭,需要科学应对。

对于普通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谷丽教授建议,可以购买流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鼻、咽拭子检测;也可由第三方公司上门,采样后进行核酸检测。抗原试剂诊断十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核酸报告在采样后两三小时出结果。在医院流感检测也是采取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这两种办法。

“在流感流行期,呼吁年轻人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可居家观察、选择合适药物,没有必要一有不舒服就跑医院排队”。谷丽提醒,医院诊疗量激增,更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家使用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恢复。


(识别二维码下载“开吧”客户端)

来源:央视新闻、浙江新闻、都市快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陈瑞

一审:叶璐;二审:陈雷;三审:沈麟

终审:金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