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上台,欧盟就作妖了。据《南华早报》消息,欧盟要给立陶宛出一口气,解决“经济胁迫”问题,重启了在WTO针对中国的诉讼案件。
谈起这场“诉讼案件”,那真是说来话长。2022年初时,欧盟强行替立陶宛出头,诬告中方对其成员国,启动了“歧视性贸易”,并宣称他们掌握了中方“胁迫”立陶宛的证据,把这事闹到了WTO。当时中方就强调,我们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不要“污蔑”,之后,欧盟以“技术问题”为借口,暂停了诉讼程序。按照WTO规则,暂停诉讼有效期为一年,在此期间都有机会恢复诉讼,没想到,在该案自动失效的最后一天,欧盟重启了诉讼。
要知道,之所以该案件被搁置,原因是关键时刻欧盟拿不出中国存在歧视性贸易、政治胁迫的证据,也没有第三国企业出台作证,才灰溜溜暂停诉讼,如今重新炒作,明显是用“对华强硬”的立场,给特朗普递上投名状,希望将这起涉华案件,作为美欧谈判的筹码之一。
显然,欧盟还没意识到,罪魁祸首的立陶宛,完全是自讨苦吃。近几年,立陶宛政府冲在“反华”前线,频繁炒作涉台问题。一方面,立陶宛不顾中方警告,允许台当局在其首都,设立了一个“代表处”,并驱逐了3名中国外交官;另一方面,公然忽视“一个中国”原则,邀请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蔡英文访问,完全触犯了中方红线,于是我们不断升级反制措施,将中立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并采取同等反制手段,“驱逐”了立陶宛驻华大使,之后两国关系降至冰点。正因如此,立陶宛化身“反华急先锋”,污蔑中国海关似乎把它们从系统中驱逐,从而有了这起“歧视性贸易”诉讼。
立陶宛给中方泼脏水,欧盟不仅没调查真相,反倒拱火局势,不断对华出手,真是脸都不要了!
事实上,欧盟这么做,明显是为了讨好特朗普。前几天,特朗普举办就职典礼,欧盟备受冷落,甚至冯德莱恩没有出席典礼,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特朗普说到做到,准备向欧盟出手了。不久后,冯德莱恩表示,他们当前任务是尽快与美国取得联系,一起商讨共同利益,并做好谈判的准备。
欧盟低声下气,尽力讨好美国,无非是当初迎合拜登政府,彻底得罪了中俄,本以为可以抱美国大腿,不料民主党输得一败涂地,让特朗普成功上台,后者早就说过,准备对欧盟加征10%至20%的关税,于是欧盟慌了。
关键时刻,欧盟对中国出手,就是一种示好,借机告诉特朗普政府,欧盟与美国站在同一战线,可以帮美国对付中方,从而恳请美方高抬贵手,放过对欧盟的关税打压。
在我看来,欧盟对华出手,简直是不知死活。特朗普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凡是损害美国利益的,就算是盟友也可以随时舍弃,在这时候,欧盟不急着缓解中欧关系,还敢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特朗普听闻这个消息,估计都要笑醒,主动送上门的“欧洲肥牛”,此时不宰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