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个恶毒的继母,两个坏姐姐。
她每天都被家人逼着去干活,还不敢吭声。
一次,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约全城的女孩参加。
她看着盛装的姐姐,愁眉苦脸。忽然,一位仙女出现了,并且给她一双水晶鞋。
她穿着水晶鞋去跳舞,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一位王子,被女孩吸引,然后求婚......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灰姑娘”的故事,觉得一双鞋,可以改变命运,太不可思议了。
那么我们回到现实,去分析女人和鞋子的关系,就会发现:女人对鞋子的态度,鞋子的改变等,确实反映了生活的好坏。
01
鞋子的样式,体现了一个女人的审美观。
在封建时代,人们以女子脚比较小为美。导致很多女子,从小就裹脚。
因为脚小了,那么鞋子也就小了。
《香莲品藻》中说:“丑妇幸足小邀旁人誉。”
一个外貌不美的女子,因为脚很小,就被人点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小脚也就失去了美感。
《葑菲闲谈》中记录一个故事:一个杭州小伙子,去国外留学多年。
他回到家,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本地的“美人儿”。
新婚当天,他反复看这个“美人儿”,发现相貌平平,身材一般,只有一双脚,双钩纤小。
小伙子非常失望,然后一气之下就出走,独自到上海谋生。
关于裹脚的故事有很多,有赞美,也有嘲讽。不过都说明了一点——女人的脚,是大还是小,鞋子款式如何,都是为了迎合男人的审美。
真正聪明的女人,穿什么鞋,不是为了迎合男人,而是体现自己的审美观。
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美能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感情会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
一个女人的鞋子,穿出去,大大方方的,符合大众的审美,说明她在积极融入社会,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反之,女人就喜欢张扬自己,甚至招摇过市。
美,还是衣服和鞋子的搭配。比方说,牛仔裤配长靴;裙子配高跟鞋等。
展示自己的美,但不是为了迎合谁,女人就应该这样。
02
鞋子的用途,体现了一个女人的经济头脑。
在封建时代,女人要养在深闺。
在闺房,也不能闲着,要做女工。也就是做鞋子,衣服,绣花等。
女人做的东西,多半是以后的嫁妆。
鞋子的用途,就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一些有头脑的女人,就不一样了,她们把鞋子变成了商品,从此可以带来收入,养家糊口。
东汉末年,刘备的父亲过世,其母亲就靠做草鞋,编草席,过日子。
刘备成家后,也很长一段时间,夫妻一起卖草鞋为生。
到当今社会,鞋子的用途就更广了。能穿,能买卖,能变成工艺品,能变成礼物等。
《经济观察报》网络平台上,写了一个叫兔子的女人,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选择了制鞋行业。
她平时就喜欢“买买买”,因此对鞋子的款式,女人们的需求,掌握非常精准。
她也多番研究他人的网店,是如何运行的。
每天她都会分享买鞋做鞋的过程,吸引很多人的围观。
接下来,她观察明星参加重大活动,或者婚配时,穿什么鞋子。她就帮网友,定制同款,迅速就赚了一桶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鞋子做到“物尽其用”,女人的经济头脑,就发挥到了极致。
没有经济头脑的女人,只会跟着他人买买买,做一些无效的囤积。
03
鞋子的清理,体现了一个女人的生活品质。
白居易写道:“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一个女人,每天都打扮干净,这是习惯,也是气质。
如果女人外表邋遢,那么她穿金戴银,也不会被人喜欢。她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
作为家庭的女主人,不仅把自己的鞋子清理干净,还要家人都干干净净地出门。
一双旧鞋子,清洗之后,也会散发出光芒,让人穿出去,没有自卑感。
对于孩子的鞋子,反反复复地清理,反反复复地邋遢。这是一个母亲的耐心,也是一份爱心。
有一句谚语说:“使你疲惫不堪的不是前面的群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
是的,不会清理鞋子的人,人生也是不顺的。
从一个坏习惯,可以衍生出很多的 坏习惯。比方说,不清理办公桌,不打扫房间,不扔掉路上的障碍物。
女人在体力上相对弱,但是在细心方面,却相对更强。发挥细心的优势,那就能慢工出细活,在社会和家庭中,发挥作用。
04
一双鞋子,它不仅仅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更可以改变人的心态。
在新时代里,女人千万不要忽视脚下的鞋子,这是走好每一步的关键。
作为社会上的成员,弘扬正派的审美观,拒绝奇装异服。
作为家庭中的成员,守护家庭的干净整齐,制造家庭的和睦因素。
作为夫妻里的成员,让丈夫穿得舒服,过得更加体面一些。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女人就是插花人,万般幸福,都在手上。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