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去世,中央把葬礼的出席名单给领导,并毛主席家人征求意见。
周恩来、江青、李讷等人看过,都没有意见。唯独到了李敏这,她添了一个名字:贺麓成。
名单返回后,中办的同志疑惑不已,过来问李敏:“贺麓成是哪位,也是毛主席亲属吗?”
李敏回答:“他就是毛岸成,我小叔毛泽覃与贺怡同志的儿子。”
来人惊讶道:“毛岸成,不是跟着贺怡同志出意外去世了吗!?”
在毛泽东的子侄中,贺麓成可说是最传奇的一位。
他与父母14年离别,贺怡与他团聚不过3个月,便因为车祸去世。
他一辈子靠自己,解放后也不愿用真名,从不提及父母姓名,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成了我国首屈一指的导弹专家。
贺麓成(左)
一、14年离别,母子相聚不过3个月
1935年4月,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在瑞金突围时不幸牺牲。
噩耗传来,他的妻子贺怡悲痛万分。当时贺怡的处境也很危险,面对敌人疯狂的搜捕,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转移。
为了保存她和毛泽覃生下不到3个月的儿子,只得把毛岸成送到新县花汀村,一位名叫贺调元的老人家中。
年幼的贺麓成很懂事,很少与爷爷吵闹,但随着年龄增长,他总时不时向贺调元打听:“我的爸爸妈妈呢?”
为了孩子的安全,贺调元只能暗自抹泪,跟小岸成说:“他们去很远的地方了,有一天会来接你”,然后将孩子改名贺麓成。
毛泽覃牺牲后,贺怡化悲愤为力量,长年往返于南昌、广州等地做地下工作。1940年6月,贺怡在韶关被特务逮捕。
被捕时她为了不泄露秘密,急急吞下了毛泽覃送给她的金戒指自尽,结果不但没有死成反而遭到毒刑拷打,导致胃部严重下垂,身体健康受极大影响。
直到抗日战争后,国民党将将贺怡放出。此后贺怡继续为革命奔走,一边保持同贺调元的通信,心想解放后去接孩子。
毛泽覃
1949年,国家解放,贺怡被派到江西工作。贺怡第一时间来到花汀村。
见到了正在读初中的贺麓成,高大、精神,像极了毛泽覃,贺怡亲切地叫:“麓成!麓成!”。
贺麓成还没反应过来,不知这位当时穿着时髦的大翻领、穿着列宁装的中年妇女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贺调元闻讯赶来,告诉贺麓成:“她就是你日思夜想的亲生母亲啊!”贺麓成才哭喊着扑到贺怡的怀里,说道:“你终于来接我了!”
母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场,十四年的思念全都化为团圆欢喜的眼泪倾泻而出。
只是贺怡这次到江西,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当年与毛泽东、贺子珍失散的毛岸红。
贺麓成怎么也没想到,和他团圆不久的母亲在寻找途中,一场突然飞来的车祸夺去了母亲的生命。
当时贺怡把贺麓成带在身边,突然收到毛岸红的消息。母子俩顾不上天黑,便让司机开着车出发了。
贺怡
那时候农村没路灯,由于路面太暗,在一个急转弯时,汽车冲出了公路。贺麓成当时也被压昏在车下。
等他醒过来时,却发现母亲躺在血泊里,任他怎么哭喊也喊不醒来。
二、奋发向上,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毛泽东听闻这件事懊悔不已。贺怡本就是小弟毛泽覃的遗孀,现在因为替自己找毛岸红而去世。
他给远在上海的贺子珍写了封信,表达两个想法:一是停止寻找毛岸红;二则是把贺麓成接到身边抚养。贺子珍随即把贺麓成接到身边。
贺子珍经常告诫贺麓成:不要靠父母的牌子过日子,更不要沾毛泽东家族的光,要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自强自立。
贺子珍安排贺麓成进入上海中学读书。刚到上海的时候,由于贺麓成讲一口江西“土话”,在同学中受到歧视,被看作“土豹子”。
但他牢牢记住姨妈贺子珍的话,他日夜努力,考试数学成绩满分,其它科目的成绩也不错,跃入班里前三名。
贺麓成与家人
1952年,贺麓成以优异成绩考入名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地处上海市区的徐家汇,离贺麓成的舅舅贺敏学家很近,当时贺敏学担任上海防空司令,贺麓成就住在贺敏学家。
每逢星期天,贺麓成就去看望姨妈贺子珍,有时候贺子珍也到贺敏学家,同贺麓成及弟弟一家度过愉快的星期日。
五十年代的中国,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但贺敏学专门告诫贺麓成:“不要管那些运动,好好读你的书。我们贺家与毛家很多革命干部和军人,缺的是教授、能够建设国家的人!”
贺麓成听了舅舅的话,变得更加努力,周末学习都不回家。在同学们闹得“轰轰烈烈”的同时,他只是安心地读书,反而躲过许多风波。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贺麓成顺利地考取了留苏研究生。贺敏学听到这一喜讯,高兴地说:“我们家终于出了一个状元!”
毛泽东在北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欣喜不已。他专门给贺敏学写信,请贺麓成去苏联之前,到中南海看看毛泽东这个大伯。
没想到的是,后来中苏交恶,贺麓成在北京学习了大半年俄语,出国却没成行,后来被组织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地对地导弹”。
于是贺麓成没有去看毛泽东。
三、经过多年积累,贺麓成成为著名导弹专家,也多次错过与毛泽东的会面
1956年,贺麓成一身戎装来到钱学森麾下,成为我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他凭借自己系统学习俄语的优势,不到几年,贺麓成翻译了近百万字的导弹技术资料,拟制的图纸资料高达几十米。
而毛主席一直记挂着侄子。1959年,大女儿李敏结婚,毛泽东便和李敏说:“你在国防研究院还有位哥哥,把他请来嘛!”
可惜当时国防属于机密单位,很难联系上,加之贺麓成并不知道李敏的婚礼,最后没能参加出席。
后来东风导弹研制成功,毛主席请钱学森吃饭,他对钱老说:“听说你们有很多优秀的研究人员,也可以都见见,这可都是国家栋梁哟!”
这其实是在委婉表达想见侄子的想法,但钱学森并不知道贺麓成的真实身份。他只回答主席:“感谢主席的关心,我们一定继续努力!”
1964年,我国第一枚自主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立了贺麓成在导弹领域的权威地位,他成为我国最优秀的导弹专家之一。
即使后来出现很多政治风波,贺麓一直默默承受苦难。但他被关到牛棚,最困难的时候,也没表达自己是“毛泽东亲侄儿”。
1981年,国防部开始评定高级职称。由于贺麓成的杰出贡献,他成为解放军总参系统第一个评上高级职称的人,他的职称证书印着“001号”。
他没有辜负毛贺两家的期望,在一个政治家族里出了一个导弹专家。
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在拟定亲属守灵名单时,李敏提到了贺麓成。直到这时,包括贺麓成的同事在内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亲侄子。
贺麓成最终看到的,只有双眼已经闭上的毛主席。
但他对毛主席,对毛家的感情一点也不浅,他只是不想利用自己的家族关系。
从上学开始,贺麓成在填表时,在父母一栏里只写“亡故”,连“毛泽覃”、“贺怡”的名字都不写,尽量不让人知道他的身世。他也从未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
贺麓成看望毛主席
贺麓成与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他一住就是20年。
同事们跟他开玩笑说:“贺麓成真窝囊,你有这么大的一块招牌,怎么也不去沾沾光,把自己弄成跟我们老百姓一样。”
而贺麓成却为能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写就自己的历史而引以为豪。他说,我喜欢岸英哥哥在写给表舅的信中的一段话: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原因外,正在于此,皇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由于身体原因,贺麓成后来从国防科研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使他仍然忙碌。贺麓成曾三下江西、上井冈山考察。
他为任弼时中学当年的永新中学设立奖学金;他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5万元帮助永新人引种黑梨,脱贫致富。
他曾为南昌的一家工厂引入外资,得到一笔奖金,他把这笔钱献给了永新县城外一所无操场、无宿舍、无厕所的“三无”中学。
他在2002年自投资金120万元用于220国道济南市长清段路灯工程,本来工程的工期是10天,需到春节前结束,一天夜里,贺麓成想着主程的事不能入眠,突然一个念头从脑海里闪过:何不把竣工日期定在12月26日,以此来纪念大伯108岁诞辰呢?
他的妻子谭晓红是一位医生,生了一子一女,他将儿女恢复本姓———毛,这是他对亲人永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