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

张颂文也是近两年才被更多的观众看到,去年《狂飙》一播出,他就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大家都在夸他演技炸裂,把高启强这个角色演活了,可谁曾想,风水轮流转,这才一年不到,他就从万人追捧变成了众矢之的。

前脚还在领金鹰奖提名,后脚就被骂得狗血淋头,《孤舟》、《猎冰》这些新剧一出,观众直呼上当受骗,有人说他表情管理失控,有人说他还在演高启强,这评价,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其实也不能全怪张颂文,《狂飙》那么成功,观众胃口被养刁了,再看别的戏自然觉得索然无味。

再说了,这些新剧都是他爆红前接的,那会儿资源差,能挑的戏也不多,而且有时候是因为其他演员的原因,才影响到他的演技。

不过话说回来,张颂文这人还是挺有定力的,爆红之后没有随波逐流,反而很低调,推了不少综艺和广告。



接的新戏也不多,就前段时间播出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之后应该还会有别的陆续播出。

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再到现在的争议不断,但你要说他就这么完蛋了,那可未必,张颂文之前也回应过,表示自己不在意这些评论。

确实,观众也该冷静冷静,一个演员的成长哪有那么容易,就像煲汤,火候到了自然香,张颂文能在《狂飙》里有那么出色的表现,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靳东>-

靳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当初他凭借着一部《伪装者》,也算是一夜成名,剧中他穿着呢子大衣、梳着大背头的明楼,不知道俘获了多少观众的心。

其实,靳东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演员,熬了几十年才终于熬出头,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他是属于越品越有味道的人。

《伪装者》播出后,他就片约不断,但随着靳东演的戏越来越多,观众们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好像《伪装者》不是他的开始,反而可能是他的巅峰,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仔细一想,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当初那部剧热播之后的每个角色,似乎都有明楼的影子,无论是《我的前半生》里的好男人贺涵,还是后面的霸道总裁,虽说剧情天差地别,但靳东演起来,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靳东的专属三板斧,就是撇嘴、眯眼、歪头,这三招一出,简直就是靳东本人的标志性动作,每次都很像他。



观众们对他的期待可能太高,又或者是他的演技真的没什么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他感到失望。

靳东珍惜每一个演戏的机会,但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舒适圈,这种矛盾的心态,或许正是他难以突破的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靳东最近也在尝试一些新的角色,去年冬天播出的《西北岁月》,就是他在转型路上的尝试。



像突出演技并不容易,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要不断突破创新,靳东现在的处境,说白了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平衡。

与其说靳东的演技一言难尽,不如说他正处在一个需要突破的关键时期,作为观众,我们当然希望看到他能够挑战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演技层次。



-<张凯丽>-

张凯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国家一级演员,从《渴望》到《人世间》,她的作品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作为演艺圈的老戏骨,张凯丽曾经是观众心中的实力派演员,然而,近几年她的表现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在去年的电影《抗战中的文艺》中,张凯丽就被观众吐槽,她演的有点过于格式化,就会让观众感觉奇怪。



回想起张凯丽在《渴望》中的精彩表现,再看看现在的她,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当初她的演技可是得到过专业认可的,还拿过不少奖项。

可现在浮夸的表情、生硬的台词,挤眉弄眼、表情夸张不是演技,这种方式的演技,很多观众都不能接受。

在《人世间》中,张凯丽饰演的女干部其实也有不少人觉得违和,本该沉稳干练的形象,硬是被她演出了一股子油腻感。



其实,仔细想想,张凯丽演技退步的原因也不难猜,或许是长期待在舒适圈,失去了突破自我的动力,也可能是频繁出演类似角色,让她的表演变得千篇一律。

最重要的是,加上偶像剧的影响,很容易就形成了固定的表演模式。



有句老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演艺圈,这演员的成长需要不断突破,而不是固步自封,张凯丽现在的状态,就像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老古董,跟不上观众的审美需求了。

所以,对张凯丽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出舒适圈,尝试更多样化的角色,只有不断学习和突破,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



-<吴刚>-

说起演员吴刚,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人民的名义》里的达康书记,这个角色确实让他再次爆火,长期霸占观众喜爱的演员榜单。

吴刚其实出身军人家庭,但他的志向却在表演上,1985年,他考入北京戏剧学院,正式踏上了演艺之路。

说实话,吴刚最初的演技真不差,早期作品中,他塑造了不少深入人心的角色,赢得了一批忠实粉丝。



可惜近几年,他似乎陷入了一种固定模式,你看《狂飙》《庆余年》,是不是觉得他演的角色都差不多?

总是各种官员,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尤其是《战狼2》,说实在的,他演特种兵总觉得有点不太协调,感觉还是单薄了些。



说到底,演员的发展之路确实不易,如何在保持特色的同时避免被定型,如何不断突破自我,这都是需要长期努力的。

希望像吴刚这样的老戏骨们能够重拾当初的热情,给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毕竟,观众的期待才是演员前进的动力。



-<倪大红>-

倪大红可能大家会想到《都挺好》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苏大强,或是《南来北往》中那个只露脸了几分钟就惊艳全场的老瞎子。

倪大红出生在一个话剧世家,从小就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惜天生偏成熟的脸和不太出众的声线,让他在艺考路上栽了不少跟头。

连续两次报考中戏、上戏都铩羽而归,换作是我们可能就放弃了,但倪大红却咬牙坚持。



好在最红他还是如愿以偿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可学校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长相显老,他总是被安排演父亲、爷爷这样的角色。

在影视圈里,他常常只能演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话剧舞台上,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观众心中的老戏骨,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他饰演的九旬老者伏生,仅仅一个眼神就震撼了全场,连主持人撒贝宁都被他的表演深深打动。

其实有一段时间他的演技也被质疑过,觉得每次演戏都一个样,但在他尝试不同的风格之后,就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其他的演员也应该向他多学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