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月3日清晨,俄乌冲突第1074天,距离冲突满整整三周年只余21天
这一天,一个重磅消息是:俄罗斯媒体传出大消息,印度带头叫停俄石油进口,中国可能也会有新动作。有观点指出,看来特朗普的施压确实起到一些效果了;也有观点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舆论战。
那么,事件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局势又将何去何从?
当地时间2024年7月8日,环球日报:莫迪抵达莫斯科对俄进行访问与普京会晤
一、关键时期!俄罗斯传出大消息,印度带头叫停俄石油进口,中国也将有新动作?
就在今天,无意刷到某大V这样发文称:
俄罗斯《真理报》1月28日报道,由于运费上涨和美国的制裁威胁,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已经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国际制裁对市场的影响,也揭示了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新动态。
报道截图
显然,这是一个重磅消息,势必还会引发广泛热议!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眼下,不仅正处于俄乌冲突的关键期,而且特朗普还开启了全球关税战!
特别是该大V还这样强调:中国和印度的市场部分加起来,美国可以减少俄罗斯每天200~250万桶的出口。折合到一年,就是1亿~1.5亿吨,按每桶75美元计价,就是550~825亿美元。这笔收入减少,对俄罗斯将是一场新的重大打击。
换言之,俄罗斯的局面并不乐观,2025年在特朗普施压下:俄罗斯有可能会作出重大妥协,甚至是投靠美西。
而就评论区来看,网友们似乎都先入为主地下意识就相信这是真实的.......
着实引人深思。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必要问上一问:
——这个重磅消息真的是属实的吗?
接下来,局势又将何去何从呢?
二、俄乌战争是典型混合战争,舆论战已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客观说,当我们回顾过去近三年的俄乌战争,不难得出:这就是一场典型的发生在现代社会的混合战争,军事政治经济金融外交舆论心理等领域皆是战场........
而在对俄制裁或俄印关系问题上,个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
此前2023年4月左右,有媒体报道称,印度加入对俄制裁,莫迪最后还是和普京撕破脸了!
一时之间,迅速引发了舆论热议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前文提到的那位大V曾发文称:印度加入制裁了,俄罗斯才清醒,把印度当成中国,本就是天大错误。
有观点指出,显然,如果他当时说的是真的,那么,他现在就不应该提这事,否则就是典型旧闻重复——毕竟2023年印度都加入对俄制裁了,按理讲那就会儿就应该叫停俄石油进口
而回到前文提及到的“印度带头叫停俄石油进口”,必须务实地讲,个人并非行内人,也没有掌握什么内幕,因此,短期内还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
但是呢,从现实逻辑来讲,对于这个惊人消息,个人认为要保持审慎态度和立场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印度与俄罗斯关系其实还算是比较紧密的,两国之间不仅有着长期往来和共同的利益,而且印度在军工领域是比较依赖俄罗斯的(从俄方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
更重要的是,如果印度要选择屈服美国、加入对俄制裁,那么更应该是在拜登任期内:
这样即使得罪了俄罗斯问题也不算太大——因为美北约和乌克兰很可能会击败俄罗斯,进而拜登声望大振、很可能就此赢得大选,而俄罗斯则将长期一蹶不振,即使想翻脸,也恐怕有心无力
然而,现在特朗普已经上台,不仅多次明确表示要尽快与普京会晤和结束冲突,而且还对外发起关税战,甚至对盟友加拿大都下手: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此时加入俄制裁,叫停俄石油进口,就个人来看,怎么看都有点不对劲......
冲突以来,印度可谓是大发能源财
于是,个人就去咨询下人工智能,结果均显示:
中印两国叫停俄石油进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俄罗斯石油有一定价格优势。
这中间可能一些误导,如:短期调整、价格谈判和媒体报道的片面性
甚至,其还强调:截止目前,中印两国仍是俄油的重要买家,尽管存在短期波动和局部调整,但大规模停止进口的迹象尚未出现。建议通过权威机构(如IEA 、海关数据)
与此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耐人寻味的是,尽管这位大V的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已经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但是呢,其在文章快结束之际,却又指出:
《真理报》在报道时用的词汇,在标题是“Refuse”(拒绝),在摘要是“Halt”(暂停)。
言下之意,似乎是又在强调这只是暂时的.......
此外,顺便一提,对于所谓的“俄罗斯阻断中欧班车”:尽管不少网友,似乎真的特别相信这一点,但是人工智能却仍然表示,这个说法是不正确。
而截止目前,个人也还没有看到主流媒体的有关报道:从逻辑上讲,这显然很不正常。毕竟,如果说在中欧班车、进口俄石油问题上,美西主流媒体没有道理避讳或回避,它们应该很乐意看到这样消息才对,但现实却偏偏没有,那么很可能说明:事情并非如此
因此,个人认为认为这很可能又是一起典型的舆论战,目的无非是破坏中俄的正常关系
何况从逻辑上来讲,眼下,乌克兰冲突还没有看到明显停火迹象,俄罗斯离全面控制乌东四州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中欧班车的过境国之的俄罗斯,得罪东大和欧洲,对它又有什么好处呢?相信但凡头脑不发热的人,恐怕都很难这样做
最后,说一点感慨:
种种迹象表明,关于“印度叫停俄石油进口或加入对俄制裁”注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被人提及,毕竟这是一个大事,对于乌克兰而言可以算是一个重大利好,对于坚信乌克兰将赢得战争的人来说,也算是为自己的观点增添了一个重要筹码......
但是,再高明的舆论在时间面前也注定苍白无力:
接下来,当普京与特朗普实现会晤,俄美关系实现破冰,甚至恢复正常,又或是到今年年底俄罗斯取得重大突破时,人们终将会发现一时舆论喧闹终究是小道,甚至:成也舆论,败也舆论。
而对我们而言,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库尔斯克大反攻的舆论海啸(期间不少网友宣称乌军即将杀入莫斯科,普京准备出逃了),以及中专生姜某事件(在阿里巴巴举办全球数学竞赛中夺得12名,但近期却又发公告指出其成绩系违规)和猫一杯事件等诸多超级舆情事件,理应对舆论战有点起码的认知了,对新闻事件或自媒体消息也要有点起码的分辨能力了......
结语
总之,期待早日结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