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时代巨变之中,汽车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过去的巨头有可能跌落神坛,新兴的车企也有可能迅速崛起。有一家车企就是这样,从三线边缘地带,一举逆袭成国内第三大车企,而且还能打败BBA。
1. 扭亏为盈大赚60亿
过去一年,赛力斯真的赢麻了。日前,赛力斯兴高采烈地发布了业绩预盈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到1467亿元,同比大涨302.32%到309.30%。如此巨大的涨幅,在竞争激烈的车市大环境下,显得非常亮眼。要知道2020年,赛力斯的营收才143.02亿元。只用了四年时间,赛力斯营收就翻了十倍。这在整个汽车行业,也是绝无仅有的。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连续亏损四年之后,赛力斯终于实现扭亏为盈。2020年至2023年,赛力斯分别亏损17.29亿元、18.24亿元、38.32亿元、24.5亿元。而2024年,赛力斯归母净利润将达到55亿元到60亿元。这意味着,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五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能够盈利,主要是销量太好了。2024年,赛力斯累计销量42.69万台,同比暴涨182%,在新势力中仅次于理想,高居第二名。
2. 逆袭成第三大车企
赛力斯的前身,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最初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后来,虽然赛力斯逐步涉及整车行业,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但因产品力和品牌力不足,导致产品销量长期萎靡不振。在汽车市场长期极度边缘化的赛力斯,犹如小透明一样存在感非常低,简直就是个三四线尾部小厂。事情的转机是2021年,依靠华为的大力扶持,赛力斯推出问界品牌,并一炮而红。从此,赛力斯一飞冲天。
问界在新能源高端豪华领域的抢眼表现,为赛力斯打开了想象空间,资本市场就用真金白银为之投了赞成票。从股价走势图就可以看出,赛力斯股价2021年年初只有十几块钱,现在已经高达一百多元了,四年多足足涨了十倍。在最新的中国车企市值十强榜单上,赛力斯以27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0亿元)高居第三位,仅次于小米和比亚迪,远超一汽、长城、理想、吉利、长安等车企。
3. BBA都是手下败将
2021年,华为和赛力斯推出问界品牌之时,外界大多不看好。一方面,华为虽然以核心技术,以及品牌力见长,但其在汽车领域属于新兵,尚未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赛力斯当时深陷亏损泥潭,未来一片迷雾重重,看不到方向。这样的组合,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能掀起多大水花呢?然而事实证明,华为和赛力斯的这一步棋走对了。2021年年底,问界首款车型问界M5(参数丨图片)上市,随后创造了销量最快破万的新能源纪录。
2022年三季度,第二款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更是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李想事后都心有余悸:“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2023年问界M9发布,这款车将问界推向更高的高度。在上市短短12个月内,问界M9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大关,连续9个月稳居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就连BBA都是其手下败将。高价问界M9的热销,是赛力斯利润提高的关键所在。
当然,赛力斯并非高枕无忧。随着华为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赛力斯已经无法独享“华为车”的光环。华为鸿蒙智行中,已经有了四个“界”。除了问界之外,还有奇瑞的智界、北汽的享界,以及江淮的尊界。从定位上来看,四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而且,与其他三家传统大厂相比,赛力斯在资金和研发上也无突出优势。此外,问界也面临理想、小米、蔚来、极氪等自主品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