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最水”的定义是什么了。
作为一位Top10球员,澳大利亚球员德米纳尔在今年澳网1/4决赛中以3-6 2-6 1-6的比分,“干脆利落”地负于头号种子辛纳。
这场比赛仅耗时1小时48分钟,几乎从头至尾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德米纳尔在所有的技术环节都遭到辛纳的压制,比赛打得没有波澜,没有悬念。三盘比赛,德米纳尔节节败退,第一盘拿3局,第二盘拿2局,第三盘仅拿1局,这揭示了他技术、实力和心理的全面溃败。
德米纳尔是澳大利亚本土球员,他与辛纳的比赛自然吸引了众多球迷去现场观看。德米纳尔之于澳大利亚球迷,类似于郑钦文之于中国球迷,从去年北京、武汉的现场盛况来看,你可以想象球迷们对本土球员抱有多么高的期待。
但德米纳尔被辛纳完全击溃了,作为八号种子的他看起来就像是排名百大的球员。经此一役,难怪很多人给德米纳尔贴上了“最水世界前十”的标签了。
一位资深评论员在社交媒体上批评说,德米纳尔在面对辛纳时完全失去了信心,他可能觉得自己与对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并斥责他的表现“极其糟糕”。
德米纳尔回应说,这位评论员简直是“不明觉厉”,这位评论员根本没有资格去与辛纳打一场比赛,也就无法理解对阵辛纳时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切身感受。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我觉得德米纳尔的反击可谓是“表面上保持着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心里面气得一批。”又或者是“表面笑嘻嘻,心里MMP”——你说我“水”,那么“你行你上啊!”
撇开主观感受,德米纳尔其实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前十,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你可以对他的水平和表现给予任何你想要的评论,却不能抹杀他位居世界前十的客观事实。
在刚刚过去的2024赛季,德米纳尔连续四次进入大满贯1/4决赛,这一成就很少有人能比肩,他还在阿卡普尔科赢得了 ATP 500赛冠军。
在ATP官网,德米纳尔的接发球表现排名第一,他的分数是一分一分挣来的,进入世界前十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争取来的。
但是,进入世界前十并不意味着他与辛纳、阿尔卡拉斯等球员的水平不相上下,也并不意味着八号种子与头号种子肯定实力相近,最起码能打出一些抗衡和波折,更不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回顾整场比赛,德米纳尔在发球、正手、反手等方面都全部落于下风,他引以为傲的体能和移动方面的优势也无从发挥——辛纳就是加强版的德米纳尔,这场比赛有点像“降维打击”,辛纳仅需调到“自动驾驶”模式,便能以120KM/H的速度巡航到终点。
德米纳尔的悲哀和无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想想三巨头的“男仆”们吧,想想伯蒂奇、费雷尔、孟菲尔斯等人与三巨头“尴尬、悲惨”的交手纪录吧。在德米纳尔之前,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球员品尝过类似的感受了。或许,德米纳尔正走在伯蒂奇、费雷尔等前人走过的路上——这条路既可能是有形的职业旅途,更可能是无形的心路历程。
球迷们之所以对德米纳尔如此失望,甚至苛刻,另一个原因可能与德米纳尔的个性形象有关。
德米纳尔是一位勤奋踏实的球员,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没啥特点和魅力的班级前十名学生。与阿尔卡拉斯相比,他没有傲人的成绩,也没有富含荷尔蒙的“性张力”,更没有可爱轻松的“邻家男孩”般的笑容。
与另一位本土球员克耶高斯相比,德米纳尔显得中规中矩,这种中规中矩往往被解读为“无聊而沉闷”——克耶高斯虽然充满争议,但他至少能让比赛变得不无聊。
说到底,并不是所有的球迷都是奔着比赛本身而去的,他们去现场看球可能就是为了寻求一些“乐子”和“意外事件”,而克耶高斯正好可以满足这些球迷的需求。
所以,当德米纳尔输得很惨时,球迷们就更倾向于批评、斥责而不是同情。
与寻找“乐子”的球迷相比,还有的球迷表现得更为直接,他们并不喜欢深度思考和分析,而是简单直接地“以貌取人”——在这方面,德米纳尔似乎又处于劣势。
德米纳尔是一位不苟言笑的球员。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他表现得严肃而内敛,他从头至尾专注于比赛,一板一眼地打好自己的网球,鲜少与观众交流,就连表情和举止都显得比较刻板——而刻板恰恰是无聊和沉闷的代名词。
另外,德米纳尔还留着小胡子,有人说这使得他看起来有点像某位纳粹狂人。照理说,我们不能以长相而指责别人,但是,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和举止确实会影响大众如何看待他,很多人会本能地用外表去评判别人。
德米纳尔到底“水不水”?这个问题不仅关乎网球技术、实力和成绩,更关乎网球之外的很多东西。
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