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025 年 1 月 21 日,一则消息迅速在国际政坛掀起波澜。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走马上任后,首次外交活动就 “火力全开”,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国外长举行 “四方安全对话”(QUAD) ,会后联合声明虽未指名道姓,但字里行间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与抹黑,让国际社会一下就明白了这场会议的 “特殊指向”。
美日印澳(资料图)
先把目光聚焦在这次 “四方安全对话” 的关键人物 —— 鲁比奥身上。1971 年 5 月 28 日,鲁比奥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个古巴移民家庭,父母从事底层工作,家庭经济并不宽裕。靠着橄榄球特长获取的奖学金和贷款,他先后在佛罗里达大学拿到政治学学士学位,又在迈阿密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获得为议员伊莱安娜工作的机会,借此结识诸多议员,开启从政之路。
2020 年,鲁比奥因在涉疆涉港问题上的恶劣行径,被中国实施制裁。此后,他依旧不改 “遏华” 本性,不断在各种场合抹黑中国。2024 年 11 月 13 日,特朗普提名鲁比奥为国务卿候选人,2025 年 1 月 20 日,美国参议院以 99 比 0 的投票结果确认他担任国务卿,1 月 21 日,鲁比奥宣誓就职,随即就与日印澳外长举行 “四方安全对话”,试图在外交上掀起针对中国的 “风浪” 。
美日印澳 “四方安全对话” 机制,最初源于 2004 年印度洋大海啸后的人道援助合作,旨在携手应对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那时的四方合作,聚焦救灾、基础设施建设、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合作氛围相对平和,也未针对特定国家。
特朗普(资料图)
转折点出现在 2017 年,特朗普政府提出 “印太战略”,“四方安全对话” 被重新激活,并逐渐沦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工具 。美国拉拢日印澳,不断强化这一机制,从定期举行外长会议,到升级为领导人峰会,合作领域也从非传统安全拓展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
2021 年,拜登政府上台后,延续并深化对 “四方安全对话” 的利用,多次举行四国领导人峰会,在联合声明中对中国在南海、东海等地区的正常活动无端指责,污蔑中国 “改变地区现状”“威胁地区安全” 。2024 年 9 月的 “四方机制” 峰会,更是对中国在 “印太地区” 的活动表达所谓 “严重关切”,恶意抹黑中国对南海岛礁的正常建设与维护是 “军事化” 以及 “胁迫行为” 。
此次特朗普重新上台,鲁比奥上任后迅速推动 “四方安全对话”,再次将矛头对准中国。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虽未直接提及中国,但声称要 “加强地区海事、经济和技术安全,促进可靠和有弹性的供应链”,背后的意图不言而喻,就是要在经济、军事等多领域对中国进行围堵,削弱中国在 “印太地区” 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
岩屋毅(资料图)
在这次 “四方安全对话” 后,日本外相岩屋毅的举动颇为引人关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替鲁比奥说起了 “好话” 。岩屋毅声称,原本以为鲁比奥是对华强硬派,但鲁比奥在会谈时强调 “四方安全对话” 并非针对中国,这让他印象深刻,还认为鲁比奥是能权衡各方的人。
岩屋毅此举,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一方面,向中国释放信号,试图替鲁比奥 “求情” 。毕竟鲁比奥此前被中方制裁,岩屋毅希望通过这番言论,让中方对鲁比奥有所 “改观” 。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美国示好,稳定美日关系。随着特朗普新政府上台,日本担忧美日关系在经贸赤字、防卫费分担等问题上出现波折,通过替鲁比奥说话,强调 “日美关系不会因对华态度而产生分歧”,以缓解自身压力 。
但岩屋毅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美日印澳成立 “四方安全对话” 机制,本身就是美国为遏制中国主导建立的。从过往多次峰会声明以及四国在南海等地的联合军事行动就能看出,这一机制对中国的针对性极强。即便鲁比奥在这次会谈中未直接提及中国,也不能改变其 “四方安全对话” 机制的本质目的 。
再看其他三国在这场 “四方安全对话” 中的 “小算盘” 。美国自不必说,妄图通过拉拢盟友,在 “印太地区” 构建遏制中国的包围圈,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 。日本长期以来在外交上紧跟美国,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地区事务中获取更多话语权,同时在领土争端等问题上寻求美国支持,增强与中国对抗的底气 。印度则希望通过参与这一机制,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平衡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还能从美国及其盟友处获取更多经济、军事援助 。澳大利亚则是为了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地区事务中展现存在感,同时在经济上试图从美国主导的供应链重构中分得一杯羹 。
美国(资料图)
面对美日印澳的无端指责与 “四方安全对话” 机制的针对性动作,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1 月 22 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相关提问,毛宁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不会带来和平与安全,不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中方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合理合法,无可非议,希望有关方面多做有助于增进各国互信合作的事情 。”
这三句话,言简意赅却态度坚决。第一句,直接点明美日印澳搞 “四方安全对话” 这种针对第三方的集团政治是错误的,明确指出阵营对抗不仅无法带来和平,还会破坏地区稳定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政治联系紧密,通过构建 “小圈子” 来针对他国,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
第二句,有力回击了四国对中国在东海、南海等海域正常活动的污蔑 。中国在相关海域的活动,无论是岛礁建设、资源开发还是正常巡逻,都是基于国际法和自身主权的正当行为,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必要举措,不存在任何不合理、不合法之处 。美日印澳等国的无端指责,完全是颠倒黑白,是为了给其遏制中国的战略找借口 。
美国(资料图)
第三句,则是对四国提出希望,呼吁各方回归理性,通过合作增进互信,共同为地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需要各国携手合作,而不是制造对立与冲突 。中国一直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在 “一带一路” 倡议等国际合作中,为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 。相比之下,美日印澳的 “四方安全对话”,更多是出于政治私利,对地区和平与发展有害无益 。
美日印澳搞 “四方安全对话”,妄图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进行围堵与抹黑,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行径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既表明了中国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倡导和平、合作的理念 。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坚定发声,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那些试图破坏地区和平、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力,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这场国际政治博弈还在继续,世界的目光也将持续聚焦在 “印太地区”,看美日印澳如何出招,更看中国如何破局,维护地区和平与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