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
春节作为我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其间的每项民俗活动、都被赋予了美好的祈愿或寓意。到了正月初九这天,人们要表达的节日心愿就是万事顺利了。
早年间,民间流传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七不出”,是说初七之前不要开门做生意、出门办事情;如果硬要这么做,也做不好、或者办不成。“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在外办事儿的人,如果事情办的不顺利、也不要在初八这天放弃回家。“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选择在初九这天出门办事,不仅能办成,还会办得又多又利索。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还会把最让自己头疼的事情放到“正月初九”这天来办;因为他们都相信,选在这天去办、效果最好。
- “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也有不同版本的解释。
如:“七不出”是指出门前、如果七件事情没有操办妥当就不要出门: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都是当家的,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是指出门后、这八件事没做好就不要回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先人传下来的八条做人道德,违犯任何一条,都对不起祖宗,无脸回家、面对家人。
为什么大家认为初九这天办事儿效果特别好呢?这是因为,民间普遍认为正月初九是“天公生”,也就是玉帝的生日。
玉帝过生日这天,下界的大小官员都必须要通情达理,任何人也不敢推诿、刁难别人。若不然,万一惹个乱子、让玉帝不高兴,就会闯下滔天大祸。官员都变得通情达理了,办事儿自然就容易。
初九、拜天公
民间对玉帝有多个不同称呼,如玉皇大帝、玉皇上帝、玉天大帝、昊天上帝、天公祖等,也常被简称为天帝、上帝、天公、上天等。传说,玉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玉清宫)里,是天界的皇帝、权威最高的神。祂统领着三界内外、十方诸神及人间众生,地位至高无上。
民间描述的玉皇大帝的形象,无论是塑像还是画像,多是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liú);有的还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大体都是秦汉时期的帝王打扮。
玉帝的这种形象,是在唐宋以后才逐渐定型的。民间之所以把玉帝的形象设计成秦汉时期的打扮,是因为秦汉是我国统一王朝的起点,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秦汉时期统治者,具有前所未有的、至高无上的威仪。
在民间,“天公生”这天的祭拜仪式相当隆重。初九一早,全家大小都要斋戒沐浴,并禁止露天晾晒衣服,尤其是女人的裤子、内衣;也不得露天倒垃圾、脏水、大小便……所有露天的脏污,都会被认为是对玉帝不敬。
届时,在庭院里、或胡同口等,要提前布置好露天的祭拜现场。通常是用长板凳覆盖金纸、然后在长凳上放上八仙桌,桌上靠后摆一道纸糊的“天公庙”。“天宫庙”象征玉帝神位,往往会做的很高大。
桌子的前中央要摆设一个香炉,炉前有扎红纸的面条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摆有烛台。香炉和烛台的后面,摆放供品。这是“顶桌”,上面供奉的以清素斋品为主,如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豌豆、绿豆)等。
另外还有“下桌”,摆放的供品用来供奉玉皇大帝的各位从神、部属。“下桌”上通常会有五牲,如鸡、鸭、鱼、蛋、猪肉(或猪肚、猪肝)等;有甜品,如生仁糖、蜜枣、糕点等;还有其他一些具有吉祥含义的食品,如闽台地区的红龟粿(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象征长寿)等。
拜天公
拜天公
有的地方会在“顶桌”上摆三牲,主牲为大猪头(或五斤大猪脚),边牲为鸡、鱼(或者鱿鱼干、墨鱼干),这三项组成“三牲”,放在一个大长方形木盘或圆形大瓷盘中。顶桌除了摆放供品以外,还要有酒瓶、酒杯,要有鲜花、蜡烛各一对。
祭拜开始时,先点上一对大红烛,然后焚燃香火;由长辈领着合家大小,跪在桌前,一边叩谢玉皇大帝的浩荡天恩,一边向玉帝说出自己内心的祈愿。
祭拜仪式中,大家还要向玉帝敬酒。除了向玉帝献酒,家家户户也都要在今天饮酒庆祝。九与酒谐音、九不离酒,所以,各家各户都要备好酒席、喝个痛快,给玉帝庆生。
初九当天也有“安太岁”的传统。玉帝庆生这天办事儿的效果好,所以,大家往往会选择在这天办一件大事儿“安太岁”。
当年生肖犯太岁者,如果自己知道如何操作,就在家里“安太岁”;如果自己不懂,可在这天到寺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给寺庙捐点儿香油钱,委托他们替自己供奉。
犯太岁的专业叫法是“冲克岁君”。具体到今年阴历的甲辰年(2024年),属龙的刑太岁,属牛的破太岁,属兔的害太岁,属虎、兔克太岁,属猪、鼠的被太岁克,以上所有情形都叫做“犯太岁”,也就是俗称的所谓“太岁头上动土”。
关于值太岁、冲太岁、刑太岁、害太岁、破太岁的更具体解释,请查找如去写的文章。
每种形式的犯太岁都意味着不顺利:值太岁者,易有压力;刑太岁者,易遇抵触;冲太岁者,易起冲突;破太岁者,易出破败;害太岁者,易招反目;克太岁者,易生烦恼。
但是,犯太岁未必一定是坏事儿;历史上很多大富大贵、三公九卿,就是通过冲克发达的。命理学中,有句熟语叫“不病不为奇”。生辰八字,和太岁大运结合,激发冲动,往往是成就事业的时候。
玉帝是我国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主宰
相反地,普通百姓,默默无闻一生,多半因为八字和岁运都很平静,没有冲突和大起大落。所以,“犯太岁”其实是一个中性名词,只是意味着这一年将会遇到较多的突如其来的变化,整体运势的好坏因不同命格而会有差异。
接下来,话题转回玉帝,替玉帝辟个谣,澄清一下上天的家庭关系。
民间流传着关于玉帝的很多说法,其中下面的说法都违背了道教本义、是歪理邪说:
- 其一、玉帝将退休,接任玉皇的是“关圣帝君”或者“真武大帝”;
其二、玉帝有“西王母”、“后土皇地祇”、“七仙女”等亲人;
其三、玉帝就是佛教中的帝释天。
按照道教的信仰,玉皇大帝亘古不变,并且没有后妃、没有女儿。但是在民间,一直流传有玉帝的家庭伦理关系。比如,很多人认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其实这是错的。即便按照人间的伦理,这也是错的。
下面我们梳理一下,玉帝的伦理关系。这些关系,仅存在于文学作品和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中,并不符合道家的教义。
玉帝是天上的皇帝,是天公,那么其太太自然就是天后。
天后是谁呢?各位看官,是统辖整个大海、号令四大龙王的海神娘娘(妈祖)。海神娘娘的名字有: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天上圣母、湄洲娘妈,等。玉帝管着天、太太管着海,这才合情合理。
不过,也有人认为玉帝既然是天公,那么祂的太太就应该是地母;而地母,就是后土娘娘,也叫地母至尊、地母娘娘等。所谓“天公地母”、“皇天后土”嘛!可是,一个事实是: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七成多,陆地占不到三成。综合起来看,还是海神和天公相配更合情理。
天山天池
玉帝是三界之王,玉帝的母亲,就是王母;所以,王母娘娘就是王之母,是玉皇大帝的妈。
传说,王母娘娘名叫瑶琼,也称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是由先天的阴气凝聚而成的,是所有女仙之首。祂长年住在昆仑山瑶池仙宫里(现天山天池)、掌管着昆仑仙岛。
女仙之首的配偶当然是男仙之首,祂是由先天的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也叫东华帝君、东皇、木公、青童君、东皇公、扶桑大帝等,是玉帝之前的三界统治者。
另据道教说法,元始天尊是宇宙诞生的源,是祂和太元圣母化育了东王公和西王母。
玉帝有没有兄弟姐妹呢?
民间传说,张姓始祖挥公是黄帝的孙子,其第九个子叫张盈。张盈长子是张玉皇,位居“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主宰”、也即玉帝;张盈小儿子是传说中的阎罗王,管人世生死。按这个传说,玉帝和阎王爷是一对亲兄弟;但是,此事如去并未看到有文字记载。
而对于玉帝的姐妹,则可见诸文字。比如《西游记》,悟空对二郎神说:“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由此可见,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子(一般认为是妹妹,也有说是女儿的);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碧霞元君。
在《封神演义》中,也有一位龙吉公主、曾自我介绍说:“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瑶池金母就是西王母。由此看来、后来被封为红鸾星君的龙吉公主,应该也是玉帝的亲妹妹(玉帝称昊天上帝是后来的事情)。
玉皇大帝
二郎神是玉帝妹子的孩子,也就是玉帝外甥。
民间传说中,玉帝的妹妹下界后,除了和杨君生了一个男孩叫二郎(杨戬)外,还生有一个女孩叫三娘(杨婵),也就是三圣母。这个三圣母就是【宝莲灯】中的沉香之母;也就是说,沉香是玉帝妹妹碧霞元君的外孙。
重点到了:玉帝的下一代中有了妹妹家的外甥、外甥女、外孙,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呢?换句话说,玉帝的下一代中有了二郎神、三圣母,是不是也该有个排行老大的啊?
没错,是有一个的。玉帝下一代中的老大—>天公的嫡子—>天子……天子?各位看官,你是否觉得这个名词好熟悉?
那是人间的皇帝啊!事实上,从我国周朝开始,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就开始称"天子”;他们号称“受命于天”,自己是在替玉帝打理人间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