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3日)迎来“立春”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新一年四季轮回正式开启。

立,意味着“开始”;春,代表温暖、生长。但立春不等于入春,此时我国大部仍处于冬季。从常年来看,立春期间,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气温时有起伏。

立春节气冷空气活跃,未来一周北方大部气温偏低

今年立春时节寒意未退。从未来一周的天气趋势来看,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全国多地回暖乏力,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华北北部、吉林、辽宁等地偏低4~5℃。降水方面,随着冷空气占据主导,今明两天,雨雪范围逐渐收敛;5-7日,西南地区、江汉、江南等地将再次出现较大范围降雨天气。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受冷空气影响,过去一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内蒙古、辽宁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超过8℃。预计今天白天至夜间,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影响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等地气温将下降4~6℃,部分地区下降8℃;北方地区伴有4~5级风,阵风7~8级,东部和南部海域有6~8级、阵风9~10级大风。中央气象台3日早晨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另外,未来24小时,南方降水趋于减弱,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藏西部、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雪。明天白天至夜间,新疆西部、西藏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10~19毫米)。

气象专家提醒,未来一周冷空气活跃,建议公众持续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北方风力较强,风寒效应明显,大风低温天气出行要选择防风的衣服,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近期正逢春节返程高峰,请公众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防范雨雪、大风等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立春后是一天比一天暖和吗?

常年进入立春时,我国仅有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以及福建部分地区处于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立春期间,春天的“版图”将缓缓向北延展,重庆西部、福建中北部以及云南东北部等地会相继开启入春进程。

据国家预警大数据统计显示,立春期间道路结冰、大风、大雾、寒潮等预警类型最为高发。尤其是道路结冰预警数量占到立春期间所有预警总数的28.6%。而大雾和寒潮的预警发布数量也比大寒节气分别增多了21.1%和31.4%。此外有春季特征的雷电、暴雨预警也陆续开始增多。

立春之后是否一天比一天暖和?据中国天气网统计,立春第一天全国平均气温仅为-3.26℃,到了立春最后一天升至-1.04℃,15天里上升了2.22℃。这期间,虽然气温还有小波动,但总体趋势确实是逐步向暖了。

同样是回暖,南北方的步调却不太一致。据统计,在省会级城市中,常年立春期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较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方。像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常年立春期间平均气温能上升3.7℃;华北地区的北京,升温幅度为2.1℃;而在华南的广州,升温仅为1.2℃。

由于北方冬季基础气温低,因此,立春后升温空间更大。而南方相对基础气温高,湿度大,因此气温回升的幅度相对来说小一些。不过,即使北方城市升温幅度大,但气温仍比南方低很多。

立春并不等于入春

在北方地区,此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尤其是黑龙江、吉林、青海、西藏等地,依然是天寒地冻的冬日景象。南方气温则开始明显回升,雨水也渐渐增多。不过,西南地区也会遇到雨雪天气的打扰。此时不要急于褪去冬装,让身体慢慢适应天气变化。想要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还需要一段时日。

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有严格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10℃,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10℃的日期作为春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需进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断。

2023年2月新颁布的《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30天(含)以上,应对起始日作二次/多次判断。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张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