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3日,农历大年初六(正月初六)的22时10分,当太阳行至黄经315度,将正式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节气”。
今年立春落在了“数九寒天”的“五九尾”,虽然天气还较为寒冷,但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解》中对立春的节气是:“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此时,我国南方草木萌动、虫类振翅,北方冰雪下暗藏生机,正如诗云“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从气象学看,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东亚大气环流开始调整,但西伯利亚冷高压仍虎视眈眈。但是,这个下雪不是坏事,对农业生产有利。例如,民间有“立春三日,百草萌芽”和“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的民谚。
立春不仅是节气,还是重要的节日,在古代,帝王之家会率百官“迎春东郊”,而民间则会举行“打春牛”等活动来祈丰收。
《齐民要术》所言:“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立春一到,自然界的万物顺应时节的变化,开始进入萌发状态,而我们人也应该顺应时节的变化,采取一些行动,顺利有冬天向春天过渡!



今日立春!老辈人提醒:4个生肖要“躲春”,别忘吃做三事忌三事,一年顺顺利利!
“躲春”是立春节气中的重要习俗,在命理学中又被称之为“躲太岁”,是那些与新年生肖存在破、冲、害、刑等关系的属相,需要采取的一种行动。
今年是乙巳年,是属蛇的本命年,与其存破、冲、害、刑等关系的属相为生肖猪、生肖猴和生肖虎。因此,今年以上这4个生肖的人可以考虑在立春这天“躲春”。
那么,怎么躲呢?
听身边的老人们说,只需要在立春交节时刻的前后各一小时待家里就可以了。躲在家里的这天要求心平气和,不能与家人有口舌之争,躲过这一天,一年就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今年立春的交节时间是在2月3日22时10分,因此,我们只要在这天的21点10分到23点10分期间待在家里就行。其实,这个时间已经很晚了,很多人可能已经回到家里了,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躲完了。
立春别忘了“吃三样做三事忌三事”,下面具体来看:
一、立春“吃三样”
1、吃春饼
立春有“咬春”习俗,其中,吃春饼是“咬春”之一。例如,在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中就有记载说:“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饼只是一张用面粉制作的薄饼,要搭配一些菜吃起来才美味。比如,豆芽、粉条、肉丝、鸡蛋和韭菜等。用春饼一卷,有包含万物之意,寓意着这一年里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2、吃萝卜
立春这天要吃萝卜,萝卜是根生之物,古人说“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这天吃萝卜,寓意新的一年做什么事都会顺顺利利。
3、吃荠菜
立春这天有吃荠菜的习俗,在《诗经》中说: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立春吃荠菜寓意“咬住春头”,以鲜嫩绿意唤醒身体,象征万物复苏、辞旧迎新。并且,“荠”与“吉”“济”谐音,北方地区有“立春荠菜饺子香,金银财宝装满仓”之说。
所以,我们立春这天吃荠菜,可以借其谐音祈求新年吉庆有余、财源广济。
二、做哪三件事呢?
1、迎句芒神
早在周朝的时候,立春这天就有“迎春”的习俗了,而立春主事的“春神”为“句芒”,因而也称“迎句芒神”。
现在人们虽然不会再迎了,但不妨碍我们了解古代立春这天是有这个习俗的。
2、踏春
在古代,立春这天有“踏春”的习俗,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踏青”,也叫“踩春”。
和“躲春”习俗不同,踩春是鼓励人们走出去,吸收田野间的新鲜空气,感受春的气息。




3、打春
“打春”是立春这天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在立春这天会用,红绿鞭抽打,提醒人们要抓紧准备春耕了。
三、立春“忌三事”
1、不理发
立春通常出现在正月里,按年俗中的说法是不能理发的,有“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其实,是源于清初“剃发令”抗争,是“思旧”的谐音。
2、忌争吵忌生气
老话说“立春不躲春,年后是非多。”因此,这天我们要躲春,要心平气和,不动气不、与别人争吵,否则,接下来一年经常会磕磕绊绊,不顺利。
3、忌搬家
按传统习俗中的说法,立春这天是不能搬家的。老辈人认为,立春这天别搬家,意味着动荡,不安定,不安稳。
当然,上面这些禁忌都是民间习俗和信仰中的说法,作为了解就行,没有必要非得照做。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