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近日,陕西秦始皇陵博物院兵马俑一号坑内上演了一幕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观:游客羽绒服被挤爆,漫天飘飞的白色绒毛宛如"冬日初雪",与千年陶俑形成戏剧性对比。网友戏称:"老祖宗兵马俑第一次见羽绒服起义!"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春节假期中间六天(1月29日-2月3日),兵马俑博物馆每天投放门票75000张,然而即便如此,依然出现了“被挤爆”的现象。
2月1日上午7点左右,游客已经开始大排长队。来自辽宁的游客陈女士回忆:“8点多我们进了兵马俑一号坑,人太多了,真的是挤得不行。我前后左右全是旅行团的人,走得慢,几乎是被人推着走,走动的空间都很小,羽绒服的毛都给我挤出来了,但是挤到坑边看到兵马俑的那一刻,所有的不适都值得了。”
此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游客接待已进入高峰期,2月1日、2日(初四、初五)的门票已售罄。”
- 针对此事,网友们纷纷议论,各抒己见。
兵马俑没有淡季,任何时候去都是这个样子,我记得我16年八月份去的,也是如此。
早两天就会是这样。
兵马俑最适合的就是下午晚点去,三点多去,人少,租个导游机,戴着边走边听就行。
人口负增长,游人正增长。
但凡老祖宗有棉袄羽绒服,说不定早打到西伯利亚去了。
就怕兵马俑跳出来,维持秩序。
挤爆羽绒服?天下第一奇闻!
暑假刷到最经典的评论,别说兵马俑,坑都看不到。我们洛阳也是,假期各各景点都是人从众。
- 兵马俑挺过两千多年岁月,居然被羽绒服“收拾”了,这事简直离谱!
辽宁的陈女士去参观,人多得前胸贴后背,羽绒服被挤得毛四处飞,这个场面太滑稽,也让人无语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大批游客大老远来看兵马俑,却被挤得羽绒服“开花”,体验感很好,肯定值得怀疑。而且人流量太大,还可能威胁文物。事件背后,其实就是要求景区要科学规划,控制人数,让大家舒适参观,别把好好的文化之旅变成“羽绒服灾难”。
诚然,兵马俑博物馆如此火爆,反映出文旅复苏,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热情高,但“挤爆”也凸显景区管理与承载的问题,亟待优化。千万不可拥挤过度!甚至引发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