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正在进行日常训练。右四为九江籍战士殷子昌。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翰林摄
开栏的话
江西是人民军队的摇篮,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氛围浓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坚强领导下,军地各级坚持为部队持续输送高素质兵员,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打造出“江西好兵”响亮品牌。
今日起,江西日报社联合省征兵办、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策划推出“江西好兵”专栏,走进部队一线,采访报道从红土地走出的人民子弟兵风采。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是我国唯一一支担负国家级仪仗司礼任务的部队,被誉为中国军人的“亮丽名片”,也是世界了解中国军人的重要窗口。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中有一群江西籍战士,他们有的担负着国旗护卫任务,有的担负着仪仗司礼任务,有的担负着军乐演奏任务,无论在哪个岗位,他们都坚持用一流标准,把仪仗司礼任务完成好,把国家和军队形象展示好。他们用骨子里的血性与忠诚,为这张“亮丽名片”添上一抹“赣鄱红”。
走过天安门的仪仗兵
1月31日,正月初三,伴随着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阳光,庄严的国歌响起。万众瞩目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的官兵升起五星红旗。
“10岁那年我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非常震撼,长大后当兵的想法在心中扎了根。”参与这次升旗任务的赣州籍战士李建良2023年9月入伍,第二年3月如愿来到国旗护卫队,圆了儿时的梦。
与李建良同年入伍的九江籍战士殷子昌,大学毕业之际,选择投身军营。
国旗护卫队的新兵们,想要成功编入方队,成为一名真正的国旗卫士,就必须闯过“站功、走功、操枪功、眼功”四道关卡。这四道关卡,对队员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还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能将力量与美感完美融合,达到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刚到队里时,李建良和殷子昌的动作总是做不到位,踢腿时膝盖压不住、脚尖压不下去,动作总会慢一拍。“我们这些江西兵,可不能给家乡丢脸。”两名新兵暗下决心,进了军营,就要干出个样子,哪怕再苦再累。
“江西老表”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骨子里有股劲,像井冈翠竹,迎着阳光雨露,向上生长。
为了能将动作打磨得尽善尽美,每当老兵们投入训练时,李建良和殷子昌便全神贯注地在一旁仔细观察。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目光紧紧追随着老兵们的每一个动作,将其牢记于心。每次训练结束后,他们主动找到班长,诚恳地请求加练。军姿不好,就重点练站功;握枪不稳,就铆足劲专攻持枪功。因为表现出色,下连不久,他们先后被编入方队,执行任务。
升好祖国第一旗,凝聚亿万爱国心。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让殷子昌印象深刻。那天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当方队走过金水桥,他看到狂风暴雨中群众使劲撑着伞,坚持在现场观看升旗仪式。“圆满完成任务后,听到观众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时,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回忆当时情景,殷子昌心潮澎湃。
奏响和平友谊的军乐
2024年8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6届“斯帕斯钟楼”国际军乐节开幕式上,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的旋律,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军乐团帅气登场,赢得阵阵掌声。队伍之中,就有樟树籍战士卢亮明。
“我来自农村,入伍前从未接触过乐器演奏,是部队培养、历练了我。”卢亮明说,“‘好男儿去当兵’是老家的传统。”14年前,他来到军营,因偶然的机缘进入了军乐团。
军乐团的战士既是演奏员,又是战斗员,既要有超高的演奏技巧,又要有军人意志。凭借着江西兵骨子里敢于吃苦、善于钻研的优良品质,卢亮明从乐器演奏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圆号演奏员。这些年来,他随队出征,圆满完成了阅兵庆典、迎送外宾等上百起国家级司礼演奏任务。每次执行任务时,他的内心总会涌起同样的激动与自豪。
1月31日下午,军乐团音乐厅内,传出阵阵清脆的鼓点,九江籍战士熊宇杰和战友正在进行打击乐的演奏训练。
2024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熊宇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报名参军。得知儿子的这一决定后,熊宇杰的父母给予了全力支持。谈及自己的选择,熊宇杰满怀深情地说道:“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从小耳濡目染,他的军人气质和担当精神深深影响着我,让我心中早早便种下了军旅情结的种子。”
在军乐团的训练场上,一组别具意义的军号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打头的正是复刻南昌起义时所用军号的雕塑。红色基因涵养了江西兵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品格,让他们在同年兵中能够脱颖而出。
2024年12月,熊宇杰从新兵连来到军乐团开始参加训练,一个多月后,就执行了司礼任务,到现在已经参加了4场音乐会的演出。“我愿意把自己融入军营,在火红、沸腾的军队大舞台上施展才华。”熊宇杰说。
帅气的“中国排面”
“向右看!”一声洪亮而威严的口令骤然响起,记者刚踏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训练场,便听到一阵响彻云霄的呼号声。官兵们铿锵的步伐、炯炯的目光,与整齐的枪线、帽线、腿线一道组成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
作为国家和军队形象的“代言人”,仪仗司礼兵在对外展示国威军威的同时,也塑造着大国的礼仪风范。网友们总是用“帅气的‘中国排面’”来称呼他们。
“动作要做到完美无缺、万无一失,就必须用拼搏去获得。”秉持着这一信念,来自上饶的方茂谱在训练中始终全力以赴,因为表现出色,入伍仅仅一年多,就已经执行了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迎接外国元首等仪仗司礼任务近30起,他还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和方茂谱一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里,有数十名同批入伍的江西子弟兵,他们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与满腔的热忱,投身军旅。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将成为优秀的仪仗兵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目标。
于2023年9月入伍的信丰籍战士刘家瑞,在同批士兵中脱颖而出,第一批编入仪仗队,如今已经担任副班长;来自进贤的女兵刘玉芬,瞄准执行重大任务这一目标,训练刻苦、努力拼搏,在新兵营时就被评为优秀新兵;来自赣州市南康区的邱国阳,把每天的训练情况写成日记,每日总结训练经验,不断提高自己……
“近两年,我们在江西征集了许多优秀的兵员,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勤奋敬业、训练刻苦,已成长为大队各个基层单位中的骨干力量。”谈起江西籍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杨帆如是说。
“我参军后,家里挂上了‘光荣之家’牌,父母都很自豪。”“过年了,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工作人员到我家慰问,给家人送上新年祝福。”“每次和爸妈通话,他们都会叮嘱我在部队好好干。”……得知记者来自江西,这群年轻的战士纷纷向记者述说家乡对他们的尊崇和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今天是正月初三,我们一起给大家拜个年吧。”采访即将结束时,在一名战士的提议下,数十名江西籍士兵齐声高喊:“祝家乡的父老乡亲金蛇纳福、十全十美、事业有成!”(全媒体记者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