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选日益临近,德国最大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的领导人默茨,做出了一项出人意料的决定,他选择与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合作,共同推动一项旨在打击非法移民的不具约束力的提案。尽管这项提案最终以微弱的票数差距被否决,但默茨与极右翼政党的联手行动,却在德国乃至欧洲政坛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默茨的这一举动,无疑打破了二战以来德国政治上的某些不成文规则。在德国的政治传统中,主流政党与极右翼政党的合作被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因此,默茨的这一决策,不仅引发了德国其他主流政党的强烈不满,更让德国民众对政治生态的走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直言不讳地批评默茨,认为他的一时冲动破坏了德国政治的基本共识。

然而,真正让外界对这次事件感到震惊的,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表态。作为德国政坛的传奇人物,默克尔一直以其稳健和务实的政治风格著称。她不仅在基民盟内部拥有极高的声望,更在德国民众中享有广泛的尊敬。因此,当默克尔公开怒斥默茨与极右翼政党“合流”,违背底线和承诺时,整个德国政坛乃至国际社会都为之震动。

默克尔的表态,无疑是对默茨的一次严厉警告。她通过这一方式,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基民盟不会容忍与极右翼政党的合作,更不会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牺牲原则。同时,默克尔的发声也被视为对基民盟未来领袖人选的一次暗示。由于默茨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基民盟的利益方向,且辜负了默克尔的期待和信任,因此有分析认为,默克尔可能正在考虑更换基民盟的领袖人选。


不过,也有人认为默克尔此次重新出山,并非仅仅为了批评指责默茨。在关键时刻,她选择发声表态,实际上是在为默茨分担压力,尽可能将这次事件对基民盟的影响降至最低。毕竟,德国大选即将开始,默茨作为下一届德国总理的最有力竞争者,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备受瞩目。与极右翼政党的联合行动,无疑是在自毁前程,对默茨的政治生涯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德国政坛三足鼎立的格局下,基民盟、社民党和选择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默茨所在的基民盟在民调中支持率最高,超过了30%,成为大选的最大热门。然而,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虽然支持率不及基民盟和选择党,但朔尔茨个人的支持率却居高不下。他凭借稳健的执政风格和务实的政策主张,赢得了德国民众的广泛认可。因此,外界普遍认为,朔尔茨有机会完成连任,继续领导德国走向未来。

相较于前两位政坛大佬,选择党的魏德尔则是一颗政治新星。她以其独特的政治见解和改革方案,在德国民众中赢得了较高的人气。魏德尔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创新等,都深受德国民众的欢迎。因此,有分析认为,如果魏德尔能够当选总理,她有望带领德国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德国大选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德国政坛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安全领域,德国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无论谁最终能够当选总理,都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他们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解决德国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推动德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就在德国政坛局势愈发动荡之际,中国突然收到了来自德国的特殊信号。德国央行德意志联邦银行的专家表示,德国与中国经贸关系紧密,强行对华“脱钩”会给德国经济尤其是德国工业造成难以承受的严重影响。这一表态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德国将持续保持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扩大合作项目与规模,实现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德国智库的学者也给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德国要想同中国进行“系统性竞争”,就不应在意识形态上乱贬低或过度渲染竞争关系。中德两国可以在多个领域展开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要成为对手或敌人。相反,中德两国应该保持友好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