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路过桂林公园,得闲小逛,明明已经过了大雪,最近上海的秋色却正浓艳,那园内亦如是。枫叶红得热烈,银杏黄得夺目,它们随风摇曳枝头,像是大自然派来的使者,用这种方式,将问候传递给每一个来人。



“沪上街头秋色浓,红枫满地映苍穹。华光璀璨如霞锦,美景当前诗意动。”赏着桂林公馆的枫叶,心里不禁蹦出来几句来。秋,总是以它独有的方式,悄然降临在岁月的转角。它不似春的温柔,没有夏的热情,更不比冬的凛冽,却以一种深沉而丰富的色彩,铺满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而在这绚烂的秋色中,枫叶无疑是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抬头望去,此时的枫叶已如同燃烧的火焰,红的热烈。小小的叶片如同张开的掌心,以其独有的姿态,妆点冬日,把握冬日。如果说银杏的落叶好似秋日不舍离去而寄出的浪漫信件,那么红枫则是在告别前也要将心绪诉个清楚的轰轰烈烈,肆意地成为秋天的诗,成为岁月的歌,成为一个季节最华丽的终曲。



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穿越千年的时光,古诗词的浩瀚长卷中,会常见红枫身影。它如同一抹绚烂的霞光,静静地绽放在每一个文人墨客的心田,也成为了中华诗词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在不同的诗篇中,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或热烈、或哀愁、或宁静、或释然。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故事,成为情感与哲思的恒久载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中,夕阳的余晖下,枫林被染上了一层金黄与火红交织的色彩。“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的《江陵愁望寄子安》里,迟迟未归的暮帆,与满眼的红叶相映成趣,低语着无尽的思念。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在那个离别的夜晚,枫叶的红,投映心中深沉又热烈的百般滋味。枫叶入诗,由此,诗仿佛也有了一抹极致的亮色。



红枫之美,美在其色。那是一种热烈而深邃的红,仿佛是大自然倾尽所有热情,精心调配出的颜色,像极了燃烧的火焰,又似天边的晚霞,一片片、一簇簇,交织在一起,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梦如幻。



红枫之美,美在其形。或轻盈或厚重,或舒展或卷曲,每一片枫叶,都像是被秋风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是自然的馈赠,是心灵的慰藉,传递着温暖与柔情。它用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告诉我们:生命当耀眼,当尽兴,当浪漫而热烈。



红枫遍满枝头,被这样的红色所感染,是自然而然的。大自然用最深情的笔触,让秋日的火焰烧到初冬,在这喧嚣尘世中勾勒出一幅幅热烈而令人心动的画卷。周围的人们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都想要将这份美景定格。而我,也是其中一个。于是放慢脚步,沉浸在红枫的温柔与美好之中,时光为秋色的停留,枫叶在枝头,感触在心头。



陈海波简介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瓷海新波公号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