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多地铁路工程不停工。工地上,建设者守护施工一线,以奋斗姿态迎来蛇年新春。
华北平原,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施工现场。正月初五一早,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项目春节留守负责人逄栋像往常一样带领值守工班巡查现场。
图为盾构机维保人员在检查盾构机液压系统。(中铁十四局供图)
“盾构机各处巡视部位都要仔细检查一遍,为年后大干奠定基础。”在逄栋的带领下,工人们对盾构机的刀盘、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关键部位逐一检查,对盾构机内外进行清洁,清除残留的泥土和杂物,避免对设备造成腐蚀或堵塞。
津沽海河隧道是津潍高铁唯一一座隧道,全长约6.7公里,是全线控制性工程,采用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津城一号”掘进施工,最大开挖直径达13.8米。“自去年1月盾构机始发以来,津沽海河隧道累计掘进已突破3400米。”逄栋说。
岗位虽平凡,职责不平凡。华东大地,杭德市域铁路建设工地上,中铁二十四局工区项目副经理夏梓淇也一直驻守施工现场。
“现在正是跨东苕溪斜拉桥施工的紧要环节,每天盯守工地心里更踏实。”夏梓淇说,跨东苕溪斜拉桥采用A型桥塔,塔高93米,主跨达230米,这个跨度的斜拉桥在国内市域铁路大桥中尚属首例,施工要求高,“安全施工是重中之重”。
百里之外,浙江嘉兴,中铁十六局承建的通苏嘉甬高铁嘉兴特大桥建设现场,数十名建设者同样坚守岗位,驻守沿线施工点,全力保障这条长三角交通动脉的工程进度。
全长约12.6公里的嘉兴特大桥,上跨申嘉湖高速—常嘉高速洪溪枢纽,三次上跨杭申线干线航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项目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彭勃和现场安全工程师甘建斌每天雷打不动,沿着线路开展“地毯式”巡查,从桩基到承台,从防护设施到临时用电,一一排查每个环节的安全隐患。
图为通苏嘉甬高铁项目施工人员进行钢筋笼焊接。(中铁十六局供图)
西南山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工程——黄百铁路贵州段大云山隧道施工现场,车辆穿梭,机械轰鸣,120余名中铁十八局建设者在加紧推进施工。
据中铁十八局工区负责人杨军介绍,大云山隧道全长12940米,是黄百铁路贵州段第二长隧,最大埋深达517米,穿越多处断层和褶皱,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春节假期,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马虎。”杨军说,现场团队都具有丰富的长大山岭隧道施工经验,但安全施工永远是重中之重,不能掉以轻心。
华南大地,在广东佛山广湛高铁建设一线,2台橙红色的移动模架造桥机,横跨在10多米高的高中立交特大桥桥墩之间。“造桥机相当于我们的高空移动桥梁预制厂,可以克服场地、地质等因素影响,在空中完成梁体混凝土浇筑,不影响下方通行,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中铁二十五局现场技术员吴基坚说。
作为一名“90后”建设者,吴基坚的老家就在离佛山不远的清远市。“其他同事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我家比较近,就留了下来。”对于吴基坚来说,守护家乡铁路建设,这个假期有着不一样的特殊意义。
图为吴基坚(右)核对钢筋绑扎参数。 (中铁二十五局供图)
正月初五一大早,在江西安远县瑞梅铁路井安山隧道洞口,中铁二十二局“95后”隧道工程师邓映飞来到施工现场与夜班同事交接工作,安排当天爆破、开挖、支护、防水等工序。
井安山隧道全长5.3公里,是瑞梅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的方式施工。春节假期,40余名建设者在进口段并肩作战,计划春节假期后掘进里程达到2150米。
“瑞梅铁路建成后将结束安远县、寻乌县不通火车的历史,无论是去省城还是去广东都更加方便。”邓映飞是江西丰城人,作为家乡人参建瑞梅铁路,他倍感自豪。(记者樊曦、王优玲)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