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洋一号”科考船将迎来入列30周年,进行ROV绞车和A型架等装备升级改造,提升深海资源调查能力。
2025年,“大洋一号”将迎来入列30周年,进行包括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内的多项升级改造。这将大幅提升其科考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深海资源的调查与开发,见证并推动我国海洋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未来的深海探索奠定坚实基础,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二、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加紧建设,创新技术助力高效绿色施工,预计2025年7月竣工
2月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在苏州加紧施工,预计2025年7月竣工。项目采用多项创新技术,如斜屋面网架结构半单元体吊装和BIM仿古建筑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智能建造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化操作,提高了15%的作业效率,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这所国家级大学将为苏州带来顶尖中医药科研平台,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医药改革与发展,造福人民健康事业。
三、哈尔滨2025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2月3日启动,主题: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2月3日,2025年哈尔滨启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120名火炬手参与,路线长约11公里,覆盖多个城市地标。回顾往届,中国队战绩辉煌,共夺得94金85银105铜,总计284枚奖牌。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也激励着年轻一代追求卓越,为国家荣誉而战。本届亚冬会将于2月7日至14日举行。
四、智能化上砂器助力春运,武昌南机务段大幅提升机车上砂效率
2月1日,武汉局集团武昌南机务段引入智能上砂器,极大提升了机车上砂效率。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加砂快速精准,减少了人力成本,尤其在春运期间保障了列车安全运行。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善了工作条件,也确保了寒冷天气下铁路运输的安全与顺畅,为乘客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第29届世界湿地日:中国湿地保护成效显著,法治保障与专项行动助力生态改善
2月2日,第29个世界湿地日。我国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增修复湿地超100万公顷,红树林面积增至3.03万公顷。通过立法及专项行动,有效遏制外来物种入侵,保障生态安全。全国90%国家湿地公园免费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丰富公众绿色生活空间,共筑和谐未来。
六、南铁加开176列列车应对春运高峰,夜间高铁助力旅客温馨出行
2月2日,南铁发送旅客预计达110.3万人次,加开176列列车创春运新高。为提升夜间乘车体验,南铁推出多项服务举措,如“轻声服务”、“闹钟服务”,并优化公交、地铁对接,助力务工人员返岗复工,温暖旅客归途。
七、福州春节后首批免费包机返岗务工人员顺利抵榕,助力企业稳工促产
2日,福州通过免费包机迎接547名云南、贵州返岗务工人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福州市人社部门采取“点对点”方式,从多城市接回务工者,并出台稳工促生产政策,为规上工业企业提供稳定就业奖补。此举不仅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彰显政府在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八、非遗传承人张英全:用花鸟字画与米雕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宁夏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张英全以板笔绘制花鸟字画,传承非遗文化。其作品融合书法与绘画,用自然景象表达吉祥祝福。他还精通米雕,一粒米上能刻20余字。张英全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影响深远,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播种梦想种子,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注我吧,每天一起看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