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刘伯承与邓公的情谊那可是非常深的,在战争年代两个人就是军政搭档,指挥了不少的战斗,可以说是经历生死的战友。而且在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两个人就如同多年的好友,很是谈得来。
对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情谊,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也是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理解的,尤其是在刘伯承去世之前,华国锋去看望他的时候,刘伯承竟然提出了一个请求,而这个请求就关于邓公的,那么这个请求是什么呢?
刘伯承面对华国锋的时候,直接提出自己去世时,一定要邓公来主持自己的追悼会,可以看出刘伯承想要在自己去世之前还为邓公做一些事情,因此就提出了这么个要求。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央就让邓公去129师担任政委,而刘伯承是该师的师长。
当时129师是在太行山驻守,由于战略位置比较重要,所以中央才会让邓公与刘伯承配合指挥这支部队,在两个人的首次合作时,直接给日军一个重击,也能够看出两个人的配合还是比较默契的。
在太行山上,邓公与刘伯承除了会一起指挥作战外,他们还会带着战士们开垦荒地,这也就将部队里的伙食问题给解决了。由于邓公的身体状况不好,他的营养达不到,所以炊事班就想着给邓公加些营养,不过邓公却直接拒绝了,还表示自己会与战士们同吃同住。
除此之外,邓公还经常说,在八路军中干部是不可以搞什么特殊的,这也让众人都非常敬佩邓公,受他的影响非常大。刘伯承与邓公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革命,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两个人也彼此成为了知己,有着不用言说的默契。
战场上两个人默契的配合同样是部队众人学习的榜样,所以在部队里的名气也非常高,另外就是两个人对此也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对对方的做事风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正是因为这样,两个人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从同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且解决方式也是相差无几的。在部队里还会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如果是邓公决定下来的事情,如果再去问刘伯承的意见时,他会直接说就按照邓公的意思来办。
可见刘伯承与邓公在众人的眼里就如同一体,而刘伯承的意见在邓公这里也是赞同的,不会有其他的说法。1947年中央给了中野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虽然这个任务困难重重,可是刘伯承与邓公都没有退缩,毅然决然的带着部队向大别山挺进,并且在他们的默契配合下,完成了这次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不仅让他们的名气增加了不少,就连两个人的友情也更上一层楼。建国后,刘伯承一心都扑在了军事教育上,他励志要为国家培养更多出色的军事人才,就算是他的身体不好,也会尽全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国防教育方面,刘伯承可是做出了不小贡献的。
不过之后,刘伯承却因为一些因素遭到了错误的批判,还说他身上的教条主义比较严重,不仅没了工作,还需要在会议上进行检讨,不过刘伯承的事情却没有发展下去,在他做完检讨后就戛然而止了,不过刘伯承的身体却是每况愈下,这个时候邓公却又受到了政治风波的影响,不仅被免职了,而且还被下放到江西,这让刘伯承非常的担心。
因此在华国锋来看望自己的时候,他才向华国锋提出这样的要求,让邓公来主持自己的追悼会,这也是想要邓公能够重新回北京工作,而刘伯承去世的时候,邓公也的确在刘伯承主持追悼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