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之滨,海州湾区域,有一种鱼叫沙光鱼,又名沙逛鱼、推浪鱼、地龙鱼…

传说它原来是住在深海里,和海龙王及好多大鱼们经常在一起。

因为它长不长,但头非常大,嘴巴也很宽大,眼睛很小,像称星那么小,尾巴短而细,所以它长得比较丑,又有点呆傻,鱼类同行们都跟它叫“傻大头”。

但是,它虽然给同类们印像呆傻,其实它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傻。它身段虽小,但是它很机灵,天天到处游走,今天跟马鲛鱼做朋友,哥哥姐姐的叫着,明天又和支鱼套近乎,大叔二姑的喊着,很羡慕它们长得又白又长,询问它们是怎么长得这么长的,想讨个秘方,怎样才能长大…

它们告诉它:“你得向龙王爷求教,看龙王爷能不能让你长大。”

沙光鱼受到了启发,于是就天天往龙宫跑,到海龙王面前去讨好问安。

龙王爷看它头大眼睛小,有点傻,但是也傻得可爱,所以,也有点喜欢上它了。

一天,小沙光鱼又来到海龙王面前,先是给它磕头问安,然后跟龙王爷说:“龙王爷,我看见支鱼姐、马鲛鱼哥、还有带鱼姑姑叔叔们都长得很长,我就就这么短小,让大家都看不起我,请您想办法也让我长长点吧。”

龙王爷说:“小可爱,看你长得虽然有点丑,但是你很机灵,天天来给我挠痒痒,陪我说话,讨我欢心,这样吧,我封你一年长一尺长,两年就能长到两尺多长了,赶上你支鱼哥哥和马鲛鱼姐姐们。”

小沙光鱼高兴得一蹦多高,到处奔走相告。

一天,它遇见了鲳鱼,鲳鱼长得形状像杏树叶子(所以也叫杏叶子鱼),头小小的,嘴巴尖尖的,眼睛不大不小,很好看,身体扁胖,肉嘟嘟的。

但是,它的品质不好,像人世间的妓女娼妇那样,随便和男人媾和,它也随便和其他鱼类交配,所以,人们叫它“鲳鱼”。

小沙光鱼遇见了它,满心欢喜地和它说:“鲳鱼姐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向龙王爷爷求情了,它封我一年长一尺长,要是这样的话,我用不了几年,就能长到老龙王那样子了,我就能…”

话说了一半,把嘴闭上了。

鲳鱼引诱它说:“妹妹你说什么啊,继续说下去啊,就能怎么样啊?”

小沙光鱼没有戒备心理,于是说:“我长成龙王爷那么长,就能住龙宫,睡龙床!”

说完又一蹦一跳地到处游。

谁知道,这个鲳鱼立马游到龙宫,拜见龙王爷爷。

它到后,扑通跪在龙王爷面前说:“龙王爷在上,小辈有一事向你汇报,有人要篡夺您的王位了!”

龙王爷说:“谁要篡夺我的王位?”

于是,鲳鱼把沙光鱼和它说的话,添油加醋地、夸大其词地、如何这般地向老龙王汇报出来。

老龙王一听,气得龙须都炸开了,竖起来了,它说:“这个小东西,我是看它虽傻,但是有点可爱,在它再三要求下,我才封它一年长一尺长的,没想到它还有这个野心!”

于是,它叫来虾兵蟹将,跟它们说:“赶快把这个小沙光子给我赶出龙宫,赶出深海,永远不让它长过一尺长!”

从此,小沙光鱼就到浅海里生活了,它的子孙后代一直就在浅海滩上过日子了。

后来,这个小沙光鱼熬成太奶奶了,成了沙光鱼的老祖宗了。它还经常向它的晚辈们讲它被鲳鱼出卖了的故事,并告诫子孙后代们,要以它的遭遇为戒,不要随便和他人说真心话。

它还说:“我们在浅海里生活也不错啊,能天天与人们见面,能为人类做贡献啊。我们长得快,繁殖得也快,清明时节产卵,孵化后迅速长大。”

它继续说道:“虽然只有一年的寿命,但是,我们的肉质白嫩细腻,人们不论是把我们熬成汤,还是红烧着吃,味道都很鲜美,是很好的下酒菜。这不就是为人类做贡献吗?我们不也是活得很有意义吗?”

确实,沙光鱼为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据《食物本草》记载:沙光鱼“暖中益气,食之壮阳道,健筋骨,利血脉…营养价值很高。”

所以,沙光鱼除了在浅海生活,还被人们养殖在开发的鱼塘里,把沙光鱼和虾子蟹子混养着。

有一些垂钓爱好者,会到亲朋好友的鱼塘里钓沙光鱼,这既增加了人们的乐趣,又能吃到新鲜美味的沙光鱼。

在我们家乡的黄海之滨,有关吃沙光鱼的时节,有一段顺口溜:正月沙光赛羊汤,二月沙光洋了腔,五月六月烂泥塘…

那是以前,交通不便利,现在,交通运输畅通,物流到全国各地,又有活养和保鲜的储藏设备,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沙光鱼。

沙光鱼,人们都喜欢吃,它已经列入《中国名菜谱》之中,成了地标性的鱼种。



作者简介:卢秀莲,女,网名映日荷花,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职称,语文教师,市作家协会、赣榆区作家协会会员。现有百余篇文章在《中国乡村》、《连云港日报》、《赣榆文艺》报刊杂志及孔雀文化、文化佳园、今日头条、华文原创、苏北文学等微刊上发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