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创制图,版权所有
《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目前累计票房已经5.43亿了。
影评人没有关注到侠之大者何以号称侠之大者,甚至感觉侠之大者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存在。
爱情至上主义的核心反而不是哭哭啼啼,为情所困的存在。相反,爱情至上主义,重在敢爱敢恨,爱的真,恨的也真。
爱如果停留在外在层面,就是个容貌身材,又或者肌肉身高什么的,那很容易变成哭哭啼啼的存在,爱的太表面,以至爱也爱得太懦弱太卑微。
相反,华筝的爱不一样。我是说在电影《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中,华筝爱的洒脱,爱的纯粹,爱的至情至性,以至达到了爱情至上主义的高度。
这与琼瑶的爱情至上主义,虽然形式表现不一样,但是内核却是异常的一致:爱就爱个够,不爱就大声说拜拜。
这才是知识女性应该有的模样,也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所推崇的独立女性的模样。
于是乎,在《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中,我们看到,华筝变了,甚至开始与成熟版本的黄蓉有了惺惺相惜的友情。
古灵精怪的黄蓉是不能和独立女性华筝做知心朋友的,那时的黄蓉还是个桃花岛公主的模样,绝无可能与独立女性华筝站在一起。
然而,成熟版本的黄蓉,亦成了爱情至上主义者,要不然怎么会爱郭靖爱得那么痴,那么傻?你以为黄蓉爱的是郭靖的老实厚道?不,成熟版本的黄蓉爱的是有着“侠之大者”精神内核的郭靖。
所以,电影中“侠之大者”才是这一部电影的灵魂。不过呢,很可惜,导演的操作可能太过用力了,以至于观众无法体会这样一种用心。
又或者说,观众可能是误会了,以为“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的内核。其实不然。
那么徐克真正要表现的是郭靖对两地百姓的怜悯。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侠之大者”,也符合金庸原书的设定。
曾经金庸说徐克不懂武侠,这一次在《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中,徐克隔着时空告诉金庸,他很懂武侠。
江湖是什么?其实失去怜悯之心,也就没了江湖。
在《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中,不管是郭靖,还是黄蓉,以及独立女性华筝,都是怜悯百姓的存在。
也就是说,徐克是理解了江湖,理解了金庸,甚至超越了金庸,超越了江湖。江湖本身打打杀杀的,很难说有什么现代意识。而徐克偏偏要将这样的现代性融入《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之中,将悲悯之心融入其中。
所以我们看到哪怕是郭靖的6个师傅被杀了,郭靖也没有将这私仇永记心中。郭靖记住的是蒙古与宋的百姓。
心里装着天下人,这是真正的侠之大者。于是,这一本身的主旨,让郭靖,黄蓉和独立女性华筝超然于射雕英雄传之外,虽然格格不入,却也正是《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的亮点。
一切都是关乎人,人本,人性,人性,人文精神,早已超越了时空,所以我们喜欢这样的独立女性,黄蓉也好,华筝也罢,重要的是人之为人。
人之为人,自然爱情至上。这也是为什么郭靖与黄蓉在电影里的重逢意义重大,告诉了我们作为人,永远不要放弃爱。
爱,不死不休。人,有了爱,才得以为之人。世界和平,才是人类永远的主题。江湖不是,永远不是。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