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辰昊
在济南泉城广场熙攘的商圈中,新年气氛正浓,一支特殊的外卖小队正穿梭于街头巷尾。他们听不到顾客的催促声,也无法用言语沟通,却凭借专注与坚韧,成为美团专送团队中备受认可的“标兵骑手”。正值蛇年新春,这群听障骑手选择留守岗位,用飞驰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
美团泉城广场站站长刘青林谈起这支队伍的组建,感慨颇深。2019年,第一位听障骑手刘兵兵通过招聘网站主动投递简历。面试时,刘青林在黑板上逐字写下流程,反复比划演示,“教一遍不行就十遍”。令他意外的是,刘兵兵不仅迅速掌握技能,还带动了更多听障校友加入。“他们有自己的圈子,一个带一个,最多时有13人。”
两名听障外卖骑手正在用手语交流
刘兵兵曾因听障人士的身份求职屡屡碰壁,外卖行业为他打开了新天地。“现在每天跑50多单,心态变稳了,生活也更充实。”他用手语表示,这份工作让他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如今,站内仍有8名听障骑手,21岁的冯伟月收入能达到1.2万元,是全站的“跑单标杆”。
相较于普通骑手,听障骑手的培训需投入更多耐心。“沟通只能靠打字或手势,但一旦学会,他们反而更专注。”刘青林说,听障骑手不会被外界干扰,送单效率甚至超过部分正常人。为破解沟通难题,他专门建立微信群,骑手将订单截图发至群内,站长实时代打电话确认细节。“穿什么颜色衣服、放在哪个楼层,每个环节都要精准对接。”
顾客的理解与善意,成为支撑这支队伍的重要力量。“我一共收到过147次顾客的打赏,最多的一次有300元。”张宇飞腼腆地笑着,今年春节他选择留守,“成为‘单王’,多攒钱孝敬父母”是他最大的心愿。刘青林透露,听障骑手的打赏率远高于平均水平,而更让他自豪的是,团队从未因沟通问题引发投诉,“用心做事,方法总比困难多”。
目前,泉城广场站日均处理订单超7000单,8名听障骑手平均月收入稳定在8000至10000元。站长刘青林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沟通机制,为特殊群体骑手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他们证明了专注与坚持的价值,这份工作不该被身份限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