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珠宝首饰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显著态势。
培育钻石风生水起的同时,天然原钻正在“渡劫”。据媒体报道称,戴比尔斯年度首次拍卖会传来消息,原钻价格出现了明显调整。其中,部分钻石价格下滑约10%,2克拉以上的原钻降价幅度超过15%,个别一类钻石的降价幅度更是高达25%。这一价格波动情况迅速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曾经深入人心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理念,如今怎么失灵了?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天然钻石吸引力的降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消费者层面来看,随着时代发展,消费者意识显著提升。他们逐渐认识到,钻石所谓的稀缺性并非不可撼动,并且清楚地意识到,钻石的物理硬度与爱情、婚姻的稳固程度,并无实际关联。
与此同时,培育钻石的问世,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认知。这使得他们明白,钻石的价值已不再单纯由其自然属性决定,个人的情感认同以及消费选择,在钻石价值的判定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培育钻石真的很香,又大又闪的性价比还高。”社交平台上,用户小李分享其从国产培育钻石品牌“柘光”购买定制培育钻石的经历吸引了众人目光。
谈及购买过程,小李说道:“我在购买前去了天然钻和培育钻门店都看过。经过仔细对比,我发现培育钻石不但比天然钻性价比高,而且肉眼看起来更亮。懂行的朋友也都告诉我,克拉数越大,培育钻石的优势就越明显,同样大克拉的天然钻不但自然界中难以找到,品质也不一定有培育的好。”
正是基于这些观察和了解,小李最终选择从“柘光”购买培育钻。“虽然柘光钻石实物价格在6000-8000元不等,但相较于百万一颗的天然钻石,还能配备18k金戒托的柘光真的很香。”
众所周知,天然钻石的形成需特定且严苛的地质条件,不仅需要在地下160公里至480公里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中,更要经过漫长的至少1亿年时间,才得以结晶形成。
然而随着国内培育钻石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完善,如今仅需不到一个月,便可通过技术手段“种”出品质超越天然钻石的培育钻石。
而在培育钻石生产领域,中国河南省的地位举足轻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省人造钻石产量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9%,在全国总产量中占比约80%。其中,河南省柘城县的表现格外亮眼,其人造钻石年产量高达400万克拉。
基于河南省在国产钻石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从而衍生出了众多专注培育钻石的优秀企业。其中,柘城县的高端定制品牌“柘光ZG DIAMOND”表现突出。截至2024年9月末,该品牌官网咨询与预约量累计达20万人次,吸引了国内外超90%的高净值客户。
据柘光负责人表示,伴随市场及消费者对培育钻石认可度的提升,包括柘光在内的各大国产真钻产业竞争格局日渐明了。
援引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柘光品牌凭借DNA纪念钻石、大克拉高级定制等创新服务,广受主力消费城市的高净值消费者青睐。目前大克拉钻石订单已排至年后,即使客单价平均在10w以上,客户仍甘愿等待。
柘光淘宝后台客服称:“选择‘大克拉’定制服务的多为中高消费水平人群,认可度颇高,其中5克拉以上钻戒咨询量最大。钻托采用18k金打造,更吸引消费者订购,不少海外用户也会通过官网联系专属顾问定制。”
近期,就职于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管郝先生,通过柘光官网联系专属客服定制了一枚5.65克拉钻戒。郝先生表示,妻子一直对大克拉高级定制钻石情有独钟,尤其喜爱电影明星常佩戴的“鸽子蛋”款式,这成为他此次定制的初衷。
谈及选择柘光品牌的原因,郝先生指出,这款定制钻戒的净度达到VVS级,颜色为D级,这样的品质在天然钻石中极为罕见。他分享道:“柘光这枚大克拉高级定制钻石戒指价格虽然能有5位数,但据我了解,同等品质的天然钻石价格少说也要数百万。这样一对比,真是太划算了。”
通过对柘光品牌后台用户需求反馈分析,当下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动态。从消费群体来看,以热衷大克拉钻石的郝先生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消费群体,订单量显著增长;同时,追求钻石“新体验”的消费群体规模更为可观,充分彰显出市场需求在创新性与多元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其中,柘光品牌独特的“纪念钻石”的培育技术是个性化钻石定制服务领域的典型代表之一。该技术能将个人DNA等独特元素融入钻石培育过程,吸引了诸多消费者,25岁的张女士便是其中之一。作为这项技术的早期使用者,张女士通过网络深入了解后,对这一创新点赞赏有加。
当前,培育钻石市场的接受程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其持有保留态度。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大量品牌与企业涌入该领域,价格战频繁爆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
尽管面临上述挑战,行业内专业人士对培育钻石的未来发展仍保持谨慎乐观。随着合成技术和生产工艺持续迭代升级,培育钻石的生产效率有望提升,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进而推动产品价格下降。
在此行业发展态势下,以柘光为代表的中国钻石品牌,在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时,能否有效化解挑战,稳固自身市场地位,还需在后续发展中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