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日,乌军持续以拼凑集结的方式,向红军城增派兵力,他们还把最具战斗力的精锐部队调往此地,随后与俄军在红军城西南防线展开大规模交战,双方互有攻守,战局一再陷入胶着。
俄罗斯方面早已知晓,那些所谓的西方雇佣兵中,有很多退役士兵乃至现役士兵假冒充数,起初,俄罗斯并未采取极端手段,但随着西方在冲突中撕下伪装,与俄罗斯彻底摊牌,俄军果断对作战策略做出调整,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力求掌握主动权。
近日,俄乌冲突态势出现新变化,在乌达奇诺耶地区,乌军经过激烈战斗,成功了夺回东部火车站,此前攻入该村的大部分俄军被逐出,不过还有部分兵力仍在村内几栋建筑中坚守阵地。
面对乌军的行动,俄军没有立即展开疯狂反攻,而是秉持尽量减少损失的原则,放弃正面强攻该村,转而采用侧翼包抄的策略。在俄军看来,拿下乌达奇诺耶村只是时间问题,当下更关键的是逐步消耗乌军所剩无几的预备队,以此削弱乌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为后续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大诺沃赛尔卡市的控制权归属,目前存在争议,俄罗斯方面已经表明完全占领该市,就连乌克兰开源情报组织也对此予以承认。然而乌军却拒不承认这一事实,在当地作战的乌军霍尔蒂察集团军和第110旅称,乌军正在动用除航空武器之外的各类武器装备,在市内顽强战斗。
俄方消息称,乌军第110旅在试图从该市突围时,遭受到了重创,兵力损失高达70%,基本已丧失作战能力,难以再在战场上发挥有效作用。
据报道,在成功攻克大诺沃赛尔卡市后,俄军迅速展开战略调整,进行了重新集结,其中一部分俄军马不停蹄,继续挥师向西推进,目标直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卡州,持续给乌军带来巨大的防御压力;另一部分俄军则沿着T05-18公路一路北上,顺利抵达拉兹多尔村,从该村两侧向北部的H-15高速公路方向进军。
从俄军的行动轨迹来看,其战略意图应该是准备从后方对库拉霍夫西部的乌军进行包抄,一旦成功,便能打乱乌军的防御部署,顺势拉平与红军城之间的战线,从而在整体战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目前,库拉霍夫西部的包围圈正逐步缩小,俄军对包围圈缺口处的两个村庄展开了猛烈攻击,其中安德烈夫卡的战况尤为激烈,俄军成功从东部和北部突破防线,攻入村内并建立了稳固的据点,并且还在扩大控制范围。对于被困在包围圈中的乌军而言,形势愈发严峻,若不及时后撤,将会彻底掉入包围圈。
俄罗斯公开强调,北约已在事实上参与战争,乌克兰战场上出现的大量北约雇佣兵,本质上就是北约士兵,任何进入乌克兰战场的北约士兵都将被视为合法打击目标,在完成全面战略布局后,俄罗斯已做好与北约正面交锋的充分准备。尽管俄罗斯侦察力量获取信息存在一定限制,但如果掌握北约士兵的踪迹,便会迅速调动精确制导武器,对其实施精准猎杀。
根据俄方披露的数据,俄军投入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发射至少300枚精确制导炸弹、100多枚各类导弹,针对北约雇佣兵基地、前线指挥部、决策中心以及北约士兵重要聚集点,累计实施了超过100次打击,超1万名北约雇佣兵被击毙,乌克兰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各类防空导弹已近乎枯竭,根本无力保障北约军事顾问的安全。
在乌克兰战场上,北约秘密部署至前线的现役官兵和外籍雇佣兵,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伤亡形势。从具体数据来看,仅仅在2024年上半年,从北约发布的讣告数量来看,就较去年同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激增了4.7倍。更为惊人的是,如今北约士兵在乌克兰一年间的死亡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冲突最初阶段5年的死亡人数总和。
现在北约士兵正陷入一场慌乱的大逃亡,尤其在红军城、库拉霍沃、库尔斯克等关键战线上,北约雇佣兵的逃亡现象尤为明显,多半已经撤离,目前剩余的人数不足4000人。俄军的打击,使得北约士兵失去了安全的藏身之所,他们在战场上的每一处行动都面临着风险,在这种绝境之下,逃跑成了他们唯一能保住性命的无奈选择。
经过对局势的深入评估,美国对乌克兰失去信心,意识到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已毫无胜算,美国国内不少声音都认为,乌克兰已然成为美国的沉重负担。于是美国开始绕过乌克兰,直接与俄罗斯展开关于停火的谈判。自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他迅速签署了涉及美国对外援助项目的行政令,暂停美国所有对外援助项目90天,其中就包括对乌克兰的关键援助。
很明显,特朗普政府已不再将乌克兰纳入相关核心决策流程,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公开承诺,会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面对面的会谈,讨论如何结束这场持续已久的乌克兰冲突。见此,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力求通过对话打破当下的僵局,希望构建一个乌美俄三方共同参与的谈判格局。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透露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决定乌克兰未来命运的关键谈判桌上,乌克兰竟然没有一席之地,连最基本的参与资格都被剥夺了。美国作为乌克兰长期以来的重要盟友和主要支持者,如今却单方面替乌克兰做了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定,这让乌克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命运,被他国在谈判桌上随意决定,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