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进入2025年2月份,中国时隔14个月再次当选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国,负责接下来20多天的联合国事务。不过,在未来一个月当中,我代表团面临的局面却并不轻松,甚至包括了美国可能带来的变数。
联合国对外公开确认,中国正式接任2025年2月份的轮值安理会主席国,并在随后的一天当中,进行了相应的准备与办公室搬迁工作,按照日程,我代表团将在2月3日的工作日举行就职后的发布会,公布未来一月的联合国安理会工作计划。
由于此次中国接任,恰逢传统蛇年春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送上春节祝福的同时,也对我国当选轮值主席国表示了祝贺。此外,来自俄罗斯、上一届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等国的代表,也送上新春祝福和良好祝愿。
按照联合国相关文件规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主席国为每月轮换制度,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按照国名的英文字母轮流担任。而主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主持并维持安理会会议秩序,就相关国际事务组织磋商,代表安理会对外表态与发言,可以说既是参与者也是主持者。
而在这个月我们轮值的20多天当中,会议日程可以说也将是相当繁忙,相较于我国2023年11月上一轮担任主席期间,今年国际局势变得更加严峻复杂,预计将举行约20场公开和闭门会议,涵盖了俄乌、巴以、伊核、朝鲜半岛等多个区域的问题,安理会的矛盾预计也将更加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我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还是来自于美国,因为目前美国提名的新驻联合国代表艾莉丝·斯特凡尼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保守共和党人,由于长期担任国内议员,较为年轻且外交经验并不算多,她的到来可能会带来很多变数。
举例来说,比如她十分同情以色列,而且坚定不移的贯彻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这就意味着她可能会在巴以问题上对以色列有所偏袒,在俄乌问题上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并且在退出国际组织的话题当中更加坚决,这都将给我国的会议主持带来一定的复杂局面。
不过,虽然来自美国的变数可能会很大,但相信我们也有着充足的准备。
相较于其他非常任理事国担任轮值主席,我国是对全球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常任理事国,有着足够的战略底气作出相应表态,并回击任何不合理指责,相信在我国的主持下,安理会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