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档战况正酣。
6部影片强势集结乌尔善的《封神2:战火西岐》、徐克新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国产军事动作片《蛟龙行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和《熊出没·重启未来》,以及王宝强、刘昊然主演的《唐探1900》。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2日15时,2025年春节档票房(含预售)突破68亿元。其中,《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票房榜前三位。
票房告捷并不意外。事实上,这个春节档可以说是“神仙打架”,六部影片类型丰富、阵容强大,且大部分是经典IP续作,前作累计票房超300亿。如今口碑炸裂则是《哪吒2》截至2月2日,最新票房破30亿元,有望冲击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史上最忙春节档
哪吒封神
春节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电影院。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5大年初一,春节档首日票房超17.72亿,刷新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创造中国影史单日观影人次纪录。
截至2月2日15点,春节档影片总票房已超68亿,其中《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累计票房分别为30亿元、17.40亿元、8.78亿元。
开源证券研报称,考虑到2025年春节档影片的市场期待度较高,且宣发节点有所提前,影片对应用户圈层各有差异,有望扩大春节档观影覆盖面,预计总票房将达到85.4亿元,有望超越去年春节档80.16亿元的成绩,再创新高。
2025年春节档可谓是“终极IP大战”,每一部都有经典IP傍身,涵盖武侠、神话、悬疑、动作、动画等题材和创作类型。一场没有硝烟的票房大战上演。
目前来看,《哪吒2》是最大赢家。
尽管在预售阶段并不出彩,但影片一经上映便率先拔得头筹,成为2025年春节档首部破10亿元的影片。来自猫眼专业版的票房预测数据显示,《哪吒2》的总票房有望超过67亿元,冲击中国影史票房榜首位。
还记得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全网刷屏,狂揽超50亿元票房,成为目前史上最高票房的国产动画片。
五年再出鞘,延续了前作的剧情线索,《哪吒2》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灵魂虽保但肉身面临消散,太乙真人欲用七色宝莲为二人重塑肉身却遭遇重重困难的故事。
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口碑更是不俗,《哪吒2》开分8.5,还在持续上涨中,成为春节档最高、口碑最佳的影片。
观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好看到超出预期,打破了对哪吒闹海神话传说的既定想象,为故事塑造了符合时代的全新内核。”“哪吒就是国产动漫天花板”。甚至有影院将放映版本调整为2D,“这么高的上座率,3D眼镜来不及擦。”
同样突破10亿的还有《唐探1900》,截止目前收获17.4亿元的票房成绩,并助力王宝强成为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破200亿元的80后男主演,另一名主演刘昊然则成为首位票房突破200亿元的90后男主演。
《唐探1900》将故事背景拉回到20世纪初。但内核没变,依旧是侦探+喜剧,依旧是唐人街的异域风情,依旧是王宝强和刘昊然主演,还请来周润发和好莱坞演员约翰·库萨克助阵。尽管票房飘红,但争议也同样存在,比如被质疑推理剧情薄弱,漏洞较多。
同样希冀续写票房神话的还有《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2023年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凭借口碑发酵逆袭,捧红了“质子团”。《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讲述了殷商大军兵临城下,西岐保卫战一触即发的故事。目前总票房保持在第三位,已超7亿元。可惜的是口碑远不如第一部,豆瓣评分仅6.3。
今年春节档电影中,最具争议的电影之一便是徐克执导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由肖战、庄达菲、梁家辉、张文昕等主演。截至2月2日早,《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累计票房超5亿元,排名第四。
此外,“熊出没”系列的第11部大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受《哪吒2》分流,暂时落后位列第五。春节档新片中唯一超前点映的《蛟龙行动》,未能延续前作《红海行动》票房奇迹,目前垫底。
《射雕》意外熄火
流量最大,争议最大
今年春节档最戏剧性的一幕,便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两极化评价。
多次被改编翻拍的金庸经典作品《射雕英雄传》,此次由著名导演徐克掌舵。依靠金庸的IP、徐克的口碑,以及主演肖战庞大的粉丝群体,预售屡破纪录,以超3亿元的成绩稳居春节档预售票房榜冠军。
不过,预售第一不代表最终票房成绩,上映首日排片占比并不理想。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大年初一当天排片占比仅为16.4%,排在《哪吒2》(23.4%)、《唐探1900》(22.6%)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21.5%)之后。这意味着院线对其票房信心似乎有所保留。果不其然,上映后很快被反超,跌出票房前三位。
作为春节档唯一未开分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收获的评论可谓冰火两重天。不少吐槽主要围绕故事本身、选角不当以及徐克执导水平下滑。“徐克你还记得‘侠’字怎么写吗?”“武侠味所剩无几”“疯狂堆配乐和旁白的PPT电影”“打一星对抗粉丝控评”。
不过,正如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射雕英雄传》。在一些观众眼中,电影并非一无是处。“原著中的桃花岛、雁门关、大漠草原、蒙古军营、驰马弄雕,在电影中都达到了极致呈现。”“配角华筝异常出彩,被圈粉了。”
这一幕似曾相识。早在2023年春节档,由程耳执导、梁朝伟、王一博主演的电影《无名》同样预售第一,争议不断,甚至豆瓣特意上线了警示:当前观众意见分歧较大,随即展示部分短评,请谨慎参考。
回过头来看,今年春节档可谓成也IP,败也IP。这类故事往往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观众对其预期自然会高出许多。一旦陷入自嗨式创作或忽视内容打磨,有可能遭遇口碑反噬。毕竟,真正决定一部电影票房的,还是观众的口碑。
另外,网友最为关注的电影票价格太高问题,今年有所缓解。上映的6部电影都推出了19.9元特价电影票,“19.9低价票重现2025年春节档”等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表示,面对这样的低价,“不买觉得都亏了”。
同时,在促消费大背景下,北京、江苏、广东、四川等多地以“新春观影惠民活动”,通过发放观影券或大礼包的形式进行票补。
实际上,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的平均票价处于下降趋势。灯塔专业版报告显示,2018年低价票补被叫停后,电影市场的平均票价一路从2018年的39.7元上涨到了2022年的52.8元,此后平均票价便开始下跌,在2024年春节档低至50元以下。
不过,低价票数量相对有限,从购票平台的信息来看,平均票价约为四、五十元。今年,你的电影票贡献给了哪部电影?
为好内容买单
警惕00后开始抛弃电影院
票房飘红背后,又是一场造富。
6部电影背后集结了中国电影、横店影业、北京文化、阿里影业、万达电影、中国儒意、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强方特等多家头部影视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档电影共有超140家影视公司(未去重)参与到出品、发行环节。其中以《唐探1900》制作、出品、发行方参与数量最多。主出品方为壹同传奇影视、万达影视、猫眼、乐开花、儒意影视、中影股份等6家公司,联合出品方包含上海电影、寰亚电影、华策电影、幸福蓝海、珠江电影集团等26家。
《封神2》则由阿里巴巴、江苏电影集团、华夏电影、北京文化等7家公司主出品,企鹅影视、珠江电影集团、新丽传媒、爱奇艺影业、新浪微博等20家公司联合出品。
竞争堪称 “惨烈”背后,是春节档不容有失。业内人士直言,“中国电影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这个春节档了。”
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425.02亿元总票房,相较上年总票房缩水超百亿。中国电影市场观众总基数约为4.5亿,有57%的观众全年只看一次电影。
其中两亿多人唯一一次走进电影院,大多发生在合家欢的春节档,这使2024年春节档收获了破纪录的80亿票房,几乎成为全年唯一火爆档期。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这一幕也就解释了,为何各大IP非要在春节档争个先后。
更严重的是,电影院正在被年轻人抛弃。国内电影购票年龄已从2019年的27.9岁上涨到2024年的30.7岁。上述报告显示,2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下降至21%。
对00后而言,相比费时费力去电影院,看一场不知好坏的电影,早不再是“精神刚需”。手机里刷不完的短视频、短平快接地气的短剧、互动性强的直播,比去电影院更香。甚至不少人直言,连博主的吐槽影评都比电影本身更好看。
回到今年春节档,每天都在刷新票房新纪录,火爆开局是件好事,说明好电影从来不缺观众,能让人们真金白银买单的只有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