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33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前言
自疫情爆发以来,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征收的高额关税以及全球葡萄酒消费量的下降,使得澳大利亚这一世界顶级葡萄酒出口国之一,一度陷入严重的困境。
然而,随着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关税,市场逐渐复苏,澳大利亚的葡萄酒生产商们开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一积极变化不仅为葡萄酒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整个澳大利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葡萄酒产业的复苏,预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税收收入以及更紧密的国际贸易联系,这对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价值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业构成了该国农业及出口经济的关键部分。
据官方数据,该产业每年为国家经济贡献数十亿澳元,并且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
葡萄的种植与酿酒活动不仅支撑了南澳州、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州等主要葡萄酒产区的经济,还促进了旅游、运输和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2020年之前,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市场中最具价值的国家,占据了出口总额的39%以上。
然而,由于中国政府在2020年对澳大利亚瓶装葡萄酒征收了高达218%的关税,导致该市场几乎陷入停滞,给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带来了沉重打击。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负面效应,包括葡萄供应过剩、价格下跌,以及部分农民不得不拔除葡萄藤以减少产量。
Treasury Wines 和Pernod Ricard等主要生产商去年甚至宣布出售其在澳大利亚的资产。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不仅影响农业,还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连锁效应。
葡萄酒行业支撑了数万人的就业,从葡萄种植、采收、酿酒到物流、销售和旅游业,葡萄酒产业链条庞大。
其次,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南澳的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维多利亚的亚拉河谷(Yarra Valley)等地,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中国市场的回归:
短期红利还是长期利好?
如果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能够成功应对全球消费下降的问题,并在中国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那么其对澳大利亚经济的贡献仍然不可小觑。
2023年3月,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关税后,市场迅速做出反应。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从2023年3月到年底,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8300万升葡萄酒,价值高达9.02亿澳元。
这一出口量的恢复让整个产业看到了希望。
然而,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研究经理彼得·贝利 (Peter Bailey) 表示,这一增长是否可持续仍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中国市场整体葡萄酒消费下降,澳大利亚葡萄酒的销售恢复可能仅仅是经销商的补库存效应。
相比美国和英国,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更高,但需求是否能保持长期稳定仍需观察。
他继续补充到,“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比征收进口关税之前低得多。在最初的补货期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出口到中国大陆的‘新常态’水平。”
全球消费下滑对澳大利亚的影响
尽管中国市场呈现复苏迹象,然而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业绩却持续下滑。
2024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至除中国以外的市场价值减少了13%,降至16.4亿澳元,出口量亦减少了7%。
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降至自1996年以来的最低点,高通胀率以及对酒精健康影响的日益关注被认为是主要因素。
这一趋势无疑为澳大利亚带来了挑战。
若无法依赖中国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澳大利亚必须重新评估其全球市场战略,以寻求新的消费群体和拓展出口渠道。
产业转型与未来机遇
面对当前的挑战,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正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其战略,旨在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以Treasure Wine(财富酒业)为例,该公司作为Penfold(奔富)的母公司,正在实施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并转向积极开拓北美、欧洲(消费强国)以及东南亚市场(高速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可以明显观察到澳大利亚酒商加强了与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市场的合作,以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传统上,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的中高端葡萄酒情有独钟(例如,奔富系列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其品牌中文命名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鉴于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澳大利亚酒商正在推动品牌升级,以增强产品的溢价能力。
例如,Penfolds、Jacobs Creek等品牌正致力于塑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形象,以便在全球市场中稳固其地位。
结语
尽管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表面上看似正在复苏,中国市场的需求回升为短期(补库存)带来了积极效应。
然而,鉴于中国宏观环境的通缩趋势,以及全球消费量的减少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澳洲葡萄酒产业实际上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宏观经济挑战。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01
01-2025
31
02-2025
30
0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