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的人生正如她的歌词:我要如最初的那个西门少年,不畏流血不惧流言。
娱乐圈的异类,不媚俗,不邀宠。曾是不自信的女孩,特立独行的人生,不被理解,还被嘲讽,也饱受病痛的折磨。
以352万票拿到冠军,有人怀疑她“短信刷票”。
首张专辑《皇后与梦想》销量破百万,乐评人嘲讽“粉丝经济产物,毫无音乐性”。
从小就对音乐有执着的追求,高中自费举办演唱会,大学拿到川音最高荣誉奖。
她被大众熟知的身份是超女冠军,当时也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
短发、西装的中性打扮,并不符合主流的审美标准,保守派骂她“不男不女”,还有人给她发“滚出娱乐圈”的恐吓信。
面对恶意中伤的言论,她选择不回复、不澄清:“我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谁的幻想。”坚持自己的选择,不畏流言。
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音乐之中,不赴饭局,不炒CP。不开演唱会,不上晚会,我们几乎看不到她的名字。
可明星太低调也是个错,她又被骂高冷、不近人情。
录综艺时坚持真唱拒绝对口型,与导演僵持不下,后来妥协:“我假唱,必须提前告诉观众。”
01
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现象级选秀节目,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纪敏佳、黄雅莉、叶一茜都有很高的热度。
相较于其他届超女赛后的销声匿迹,这一届的女生走得更远。
李宇春并不局限于流行音乐,把自己困于单一的风格内。对于摇滚、电子、民谣等多种元素的探索从未停止。
首次尝试电子迷幻风专辑《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推出后销量惨淡,唱衰李宇春的言论不胫而走。
有人说她老了,有人说她过气了,有人说她唱不好歌了。
当时,她还主演了电影《血滴子》,青涩的演技被批“木头美人”。对于不和谐的声音,她并不苦恼,只是苦练演技。
《十月围城》的方红,一头短发、矫健的身手,有着为正义牺牲的勇敢决绝。《龙门飞甲》的女侠客,手持长剑或大关刀,英姿飒爽。
她没有把自己归类成一个职业演员,接戏谨慎,演的剧就几部。
回归她最爱的音乐,不断地推陈出新。《野蛮生长》巡回演唱会启用先锋舞美,自创“舞台剧式Live”,给观众以视觉的震撼。
单曲《无价之姐》成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主题曲,是大街小巷播放的旋律。
因太过流行,被对手抹黑“迎合流量”,她回应:“解构流行,也是流行的一部分。”
轻快City Pop风的《下个,路口,见》是商场神曲,韩红调侃“我妈跳广场舞都用这歌”。
采用AI合成人声的《哇》,赛博朋克MV,有人喜欢有人骂。爱它的赞它“未来感炸裂”,讨厌它的说“故弄玄虚”。
02
李宇春也是时尚界的宠儿,连续15年都受到邀请出席Met Gala,老佛爷Karl Lagerfeld称赞她为“东方雌雄同体的完美标本”。
一些主流审美的网友却把她P为“穿龙袍的理发师”。
多面的李宇春在戏剧舞台也有耀眼的成绩。
主演史诗式戏剧《如梦之梦》献唱主题曲《走进你的梦》,赖声川夸她“有诗人气质”。
出道20年没有一条绯闻,狗仔都佩服她的低调,称她为娱乐圈最后一座孤岛。
单调的生活,也引起了人们对她性取向的疑问,怀疑她是同性恋。她只是淡淡的回应:“为什么女性必须用婚恋定义价值?”
粉丝不忍心她孤身一人,年年催婚,她用一张与吉它的合照回应:“我的爱人叫Music。”
儿女的婚事也是父母的心病,母亲为了让她早点结婚,也曾为她安排相亲对象。见面时间不到5分钟,她就以“写歌”为由逃走了。
她喜欢孤独的生活,一个人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创作,也是她歌词创作的背景氛围。
对于封杀、同性等到谣言,她从来不去起诉。只是以歌词暗讽:“吃瓜的嘴,吐不出象牙。”因为她知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豆瓣有个恶搞小组将她选为最丑女明星,她登上《VOGUE》封面封住了所有人的嘴。
她的美可能不属于你的审美,但美,本该千姿百态。
敢于直面谣言,不怼、不骂,只做一个倾听者。
演唱会VCR播放黑粉弹幕,配乐是《给女孩》的温柔吟唱。歌迷送的骂信裱成框、黑粉P图制成帆布包。
中性的形象下,隐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03
汶川地震匿名捐款120万,被红十字会曝光后拉黑。
歌曲《年轻气盛》里那句‘再不摇滚就老了’是她对自己的警告。”
王家卫说:“她眼里有股劲儿,像随时准备推翻什么。拍酒吧戏,她要求真喝白酒,最后吐了三次。”
张亚东说:“她就像一块冰,内里全是尖锐的棱角。”
时尚评论人洪晃说:“她把中性风穿成了铠甲,那些骂她的人,不过是恐惧铠甲下的自由灵魂。”
她不用微信,仅靠短信与团队联络,避免被表情包腐蚀语言系统。
她对成功的定义是:“当我消失时,作品还能替我说真话。”
从全民票选偶像到文化议题靶心,李宇春始终活在争议与敬仰的夹缝中。
有人嘲她“过气选秀咖”,也有人视她“平权运动暗喻”。正如她在《流行》中所唱:“弄潮的成了潮水,观潮的成了围墙。”
李宇春就是娱乐圈的一面镜子——照见偏见,也照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