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闻網讯 白熙杰 科技赋能,历史“活”起来;文化为魂,传统“潮”起来;沉浸体验,情感“燃”起来;文旅融合,产业“火”起来。2025年1月31日至2月2日,在双剧院模式与“狂欢中国年”主题活动非遗文化的双强加持下,大型歌舞《西安千古情》连续三天单日上演18场,打破此前单日17场的演出纪录,再创西安大型旅游演艺单日演出场次、游客接待量的历史新高。
生生不息,《千古情》让“西安时间”成为“世界时刻”
旅游演艺,是地方历史的一种凝练书写,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诗意表达。浐灞作为西安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西安千古情》以及其他文旅演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为西安唯一全面展示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大型演艺秀,《西安千古情》用西安文化讲述西安故事,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融入到每一幕场景,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历史的洪流中,亲身经历着一段段波澜壮阔、悲欢离合的历史故事。
会吐沙子的剧院,可以跑马的舞台;从天而降的长城,破土而出的兵马俑;时而洪水滔天,时而大雪纷飞,如同现场直播的穿越大戏!在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团圆年、在阖家欢的美好时刻,千家万户走进《西安千古情》剧院,跟随演员的脚步,穿梭于不同的历史场景,参与其中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情感与历史产生共鸣,激发起对西安文化、中华文化的无限自豪感和认同感。
两个剧院、近六千个观众席位,双剧院并行的演出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西安千古情景区黄金时间的接待能力,也满足了游客对于“叫好又叫座、雅俗共赏”产品的期待,助力千古情在西安众多旅游演艺中脱颖而出、再创流量奇迹。《西安千古情》的火爆出圈,不仅丰富了西安文旅产品的供给,也为西安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巳巳传承,“狂欢中国年”让世界共享“中国年味”
剧里千年时光倏忽而过,戏外长安再现锦绣繁华。写春联、贴窗花……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在种种仪式中辞别旧岁,迎祥纳福。作为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西安千古情景区“狂欢中国年”活动,将火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再现非遗“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生命力。
逛非遗集市,看非遗演出,品非遗味道。传承中的年味,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让节日与文化胶着,是古老中国年绵延几千年的基因密码。当长安灯火照亮驼铃古道,中国剪纸化作“新年战袍”,舞龙醒狮搅动盛世风云(参数丨图片)……踏入西安千古情景区,便能听见激昂高亢的秦腔在空气中回荡,六面变脸、木偶戏、华阴老腔、火壶、火棍等一系列非遗节目轮番上演,将三秦大地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浓浓年味跨越山海。
如今,中国年不仅“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吸引了更多海外游客“走进来”、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不仅能和‘兵马俑军团’击掌拜年,还看到了结合经典国风 IP《西游记》的皮影戏,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声光电科技,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与创新。”来自英国的游客Rosalie说。
《千古情》让“西安时间”成为“世界时刻”,“狂欢中国年”让世界共享“中国年味”,西安千古情迎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游客,而是一个又一个西安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续写者。在万家团圆的欢声笑语中,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的文旅魅力里,共同确认自己“从何处来”,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