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2年6月中旬中国首艘弹射航母福建舰的下水,已经过去了900多天了

所以在福建舰已经下水这么久的情况下,中国的第4艘航母为什么还没有露面呢?辛苦各位朋友们点个赞,马上就来一起全面剖析一下!



早已下水的福建舰

航母的服役周期

这背后的有三个难点,其一是航母服役周期的问题

中国航母的下水间隔通常是5年左右,像辽宁舰是2012年,山东舰是2017年,福建舰是2022年。

我国之所以不以更快的速度生产航母,最主要的原因是保证航母的服役周期稳定,不会出现航母快速服役、快速退役的问题。

按照当前中国每隔5年下水一艘航母的速度,我们假设航母的服役时间是50年,等辽宁舰退役的时候中国将拥有10艘航母。



辽宁舰

这个数量和美国当前的航母数量相近,但是如果中国加快航母建造速度,以每隔3年下水一艘航母的速度生产航母呢?

以这种速度生产航母,等中国辽宁舰退役的时候,中国将同时服役16艘航母。

这个数量就很恐怖了,将给一个国家带来严重的负担。要知道航母这玩意是非常费钱的,当前的美国也不过是同时服役11艘航母而已。

要想生产航母速度快,还不想同时服役那么多航母,就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压缩航母的服役周期,一个是生产出足够数量的航母后,就不生产航母了。



建造航母

对于前者,这显然是一种极为浪费军费的做法。

如果只让航母服役30年左右,那么就只能生产出更多的航母来填补航母数量,这无疑会拉高军费。

就连美国服役航母都是让航母服役50年左右。当前美国尼米兹级的首舰尼米兹号已经服役大约50年了,此前美国服役的小鹰级航母也是有40~50年左右的服役周期

可见就算是全球军费最高的美国,也做不出这种航母用30年就直接退役的事情。

至于“生产出足够数量的航母后,就不生产航母”的做法,其实带来的恶果更大。



建造中的航母

这种做法会导致一个国家很长时间不建造航母,这会出现人才断代的问题。到时候航母技术会严重衰退。

所以要想让一个国家不会同时生产和服役太多航母,且不会出现太长时间不造航母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低速且匀速的生产航母。

所以现在中国还没有第4艘航母现身是正常的。按照中国5年下水一艘航母的速度,中国第4艘航母说不定会在2027年下水。



航母下水

我国航母一般会在下水一年之前左右,在互联网上逐渐有各种报道,那么在2026年前后,我国应该就能看到有关我国第4艘航母的消息了。

中国开始“船等人”

第二个问题,是我国的人员“跟不上”

因为中国海军快速发展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船等人”现象

一个国家培养海军船员,通常都是“老带新”,半船的老人带着半船的新人。

也就是说,中国的海军要培养大量合格的海军船员,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老船员。老船员的数量决定了中国能培养出多少合格船员出来。



航母船员

如果中国海军发展速度比较慢,那我国还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但问题是中国的海军发展速度太快了,军舰下水速度远远超过了船员培养速度。

当前中国一年下水的军舰总吨位保底都会有5万吨以上,8~9万吨是常态,如果遇上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下水,下水军舰总吨位能超过15万吨。



在国际上,一个国家的军舰总吨位能超过30万吨,其海军总吨位基本就能排进全球前10了。

也就是说,现在中国最快2年就能下水一支“全球前10的海军”,这个速度不可谓不恐怖。

但船员那边受限于老船员的数量,加上老船员也有退伍的问题,所以新船员的培养是和我国的军舰下水速度严重不匹配的,中国海军已经进入了“船等人”的情况中。



航母船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实际上很难快速生产航母。就算中国以每隔3年下水一艘航母的速度生产航母,也会出现一堆新船员操控航母的情况,到时候估计就会看到一堆的事故新闻。

航母的技术难题

第3个难题是技术问题不管中国下一艘航母是核动力航母,还是福建舰的姊妹舰,中国第4艘航母都是需要改优化设计的。

因为当前中国的福建舰航母本身就是一艘中途改过设计的航母,这使得这艘航母在设计上有“缺陷”



福建舰

最早的时候,福建舰其实是打算用蒸汽弹射系统的,但因为电磁弹射系统发展速度太快,所以中途修改了设计。

在修改设计后,这艘航母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所以我国在造第4艘航母的时候,即使它是福建舰的姊妹舰,也会在福建舰的设计上进行改进,以解决这些小问题。

因此福建舰代表的003型航母已经是历史了,中国下一艘航母再怎么都会是003A型航母。

而修改航母设计比较耗时间,我国现在还没有第4艘航母的消息再正常不过。



福建舰

如果中国第4艘航母是核动力航母,那技术门槛就更大了,我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决技术难题

并且核动力航母还不单单是航母自身的技术难题,还要考虑航母退役时面临的各种问题。

因为核动力航母在退役时,其核动力反应堆非常难处理。

像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在2012年退役,到2013年拖进专业场地拆解,到现在已经10多年时间了都还没有拆完,且美国已经付出了10多亿美元的拆解费用。



拆解中的企业号

所以我国发展核动力航母需要慎之又慎,那在时间上比较慢就很正常了。

信息来源:
【1】环球网·《美军首艘核航母“企业”号拆解费恐破10亿美元》
【2】新华网·《“卓越”号航母沉浮录——解析一艘航母的全寿命周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