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调动多枚巡航导弹及无人机,对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实施打击,此次行动是胡塞武装半月内第三次针对美军航母的军事行动。

2024年5月31日起,胡塞武装已累计对美军航母发起7次打击行动,胡塞武装在战术运用上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每次打击均采用导弹与无人机相结合的作战方式。

胡塞武装此轮军事行动的特点在于攻击频率明显提升,且打击手段日趋多样化。相较于早期单一的导弹攻击方式,近期行动中出现多波次、多方向的立体打击特征。这种战术演变表明胡塞武装在作战指挥和协同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随着红海战事持续发酵,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国际支持网络,多个地区大国在军事技术、情报支持等方面为胡塞武装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援助。

具体而言,俄罗斯方面通过部署在近地轨道的新一代军事侦察卫星,为胡塞武装提供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实时动态信息。这些高精度卫星数据大大提升胡塞武装的目标获取能力。同时,伊朗在军事顾问、导弹技术等领域给予全方位支持,尤其是在精确制导系统的数据输入和校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伊朗在中东地区布设的无线电侦测系统网络,能够实时监测美军舰载机的起降活动,为胡塞武装选择最佳攻击时机提供重要参考。此外,伊朗还派遣经验丰富的导弹部队专家,指导胡塞武装进行导弹发射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胡塞武装已从传统游击队伍逐步转型为具备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军事组织。特别是在不对称作战领域,其技术储备和作战能力已达到相当水平。

胡塞武装目前掌握的导弹技术已涵盖多个类别。特别是是"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该型导弹采用先进的固体燃料推进系统和两级构造设计,最高飞行速度可达16马赫,如此高的飞行速度使得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有效拦截。该导弹最大射程达2150公里,这意味着其打击范围已覆盖整个红海地区及周边关键战略要地。

2023年以来胡塞武装展示的无人机型号已超过15种,包括侦察、打击等多种用途。其中,远程打击型无人机最大航程已突破1500公里,可携带200公斤以上弹药载荷。这种无人机不仅具备较强的隐身性能,还配备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能有效规避敌方雷达探测。

1月6日对美军航母的袭击行动中,胡塞武装多批次无人机采用复杂的编队飞行方案,通过电子干扰和诱饵释放等手段,成功突破美军舰队的多层防空网。

在这之前,胡塞武装成功破获一个由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间谍网络,该间谍网络以沙特阿拉伯为情报中转站,建立一套完整的情报收集和传输体系。

经调查确认,这批被捕间谍分布在也门多个战略要地,主要负责收集胡塞武装军事设施、指挥系统及人员部署等高价值情报。他们通过植入微型追踪装置、架设隐蔽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对胡塞武装重要目标进行长期监视。情报显示,这些间谍与沙特情报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过加密通讯渠道传送情报数据。

仅2024年下半年,该网络就向境外传送超过1000份涉及军事机密的情报文件。这些情报不仅涉及胡塞武装的军事部署,还包括其与区域盟友的合作细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