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积极和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不断的交流合作,其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意识到持续二十余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已经失败。
为了挽救在冷战中的不利地位,美国领导人不得不考虑改善同中国的外交关系。因此,一场围绕尼克松与毛主席为代表的中美会谈正逐渐拉开序幕。
中苏交恶,美国找准时机
1949年10月1日,北京城的天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几十余位领导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天安门城楼走去。
望着城下聚集的群众,毛主席站在话筒旁,用最热烈的情感向百姓,也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
作为一个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出现自然令各资本主义国家十分不安和敌视。
美国为了成功谋得全世界霸主地位,首先要做的便是不惜一切办法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以此削弱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
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中央经过商议,制定了“一边倒”外交政策,坚定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1950年,国家刚刚成立不久,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众人,不远万里从北京坐火车赶到苏联莫斯科进行谈判视察工作。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中国代表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将之前国民党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通通做了修改。
在谈判会议上,中国代表出于中苏两国的共同利益,义正言辞地向苏方代表说道:“中国和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彼此更应该保持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抵御美国的孤立政策。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发展地更好,中国和苏联的国家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在中国代表的不断努力,苏联为在冷战中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最终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在条约的规定下,苏军从东北撤军,并派出专家指导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促进这个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中苏关系在合作的基础上保持着友好的氛围。
除了和苏联打好关系,对于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小国,中国也不断与其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
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颁布以及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的出色表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同中国展开双边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逐渐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中苏双方在利益方面逐渐产生一系列矛盾。苏联企图通过强硬手段,限制我国的军事发展。为此,双方再一次坐在谈判桌前为捍卫彼此的利益而斗争。
在谈判期间,苏联代表以威胁的口吻向我国代表说道:“我看你们根本就没有必要研发什么原子弹项目,有我们的保护就足够了。况且凭你们的技术,那玩意没个十年是造不出来的。就算你们成功研发出原子弹,这东西可是危险品,我们可不保证为了世界和平,不会对你们采取武力手段。”
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态度,中国代表胸有成竹地向其解释道:“我们研究原子弹,完全是为了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但对发动战争,破坏世界和平没有任何想法。而且,万一哪一天你们把我们头顶的保护伞撤走了,那我们不是就得淋雨了。”
尽管双方围绕各自利益展开激烈的谈判,但最终也没能达成共识,中苏关系也从此刻起逐渐走向恶化。
苏联将派往中国进行援助的专家全部撤走,将武器研发的图纸全部烧毁,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遭受严重打击。
然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倒,在经过无数次尝试后,中国成功研发出了两弹一星,国家的军事实力大幅度提高。这一消息举世震惊,就连美国也不得不对新中国采取应对措施。
随着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观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在冷战中处于劣势,迫切需要改变和除苏联以外的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因为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日益恶化,自然为美国向中国示好提供机会,而中国也迫切需要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以此寻求更好的发展。
基辛格来华,中美关系破冰回暖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苏冷战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制约,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与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不能贸然进行交往,充分的准备和铺垫是必要的。
对于美国而言,持续数余年的越南战争使得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在和苏联的冷战争霸中慢慢处于劣势地位。1969年,就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了使自己在执政期间有所作为,开始将改善和中国的关系一事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他希望能够通过和中国主动和好的方式,为抗衡苏联,改变冷战中的不利地位而增加新的力量。
反观中国,在经过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已经恶化到顶峰,苏联军队对于中国珍宝岛的入侵使得其受到全体中国百姓的谴责。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也有必要改善和美国的关系以此抵御苏联的武装渗透。随着珍宝岛事件的结束,尼克松意识到改善和中国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1971年7月9日,尼克松顾问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结束后,受尼克松安排,由巴基斯坦转道,来到北京秘密进行交流访问。
得知这一消息的中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在中央的商议下,决定派出以周总理为代表的数位领导同基辛格会谈。
在接待员的引领下,基辛格众人来到钓鱼台五号楼,而周总理早已在楼下率领全部人员在此等候。在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时,基辛格还有些紧张、拘束。
然而周总理本人却显得落落大方,在和基辛格一干人一一握手,相互介绍后,就邀请其进屋会谈。
在会谈中,周总理和善的态度深深吸引了基辛格。他对周总理说道:“总理先生,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以同样的热情招待你。”
周总理表示:“我没有去过美国,也没有到过西半球,但我们是在同一时候工作,你们在白天,我们在晚上。我希望两国可以像朋友一样多串门,多聊天。”
这次会谈前后共持续了十七个小时,会谈快要结束时,基辛格握着周总理的手,有感而发地向其说道:“今天,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相遇在这里。现实将我们带到了一起,现实也会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这是本着这种精神来到你们这美丽而神秘的国家。”
闻听此话,周总理用一种很随和的语气说道:“不,只要你熟悉了我们国家就不会觉得神秘了,欢迎你们常来做客。”
随后,基辛格将尼克松对其安排的任务简单向周总理做了描述后,便因时间原因离开了中国。
在临行前,基辛格向周总理说道:“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次见面的。届时,我们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坐在一起好好交流讨论。”
周总理回答道:“我也相信那一天会很快到来,多保重。”
基辛格的这次秘密访华活动,虽然时间仓促,但在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上起了很大作用。
双方围绕台湾问题、国家合作问题以及美国同蒋介石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问题,都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
同时,双方将彼此代表的态度告知各自政府,也为其更好地处理中美关系,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时间,更是成为了中美双方关系分水岭。
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早在基辛格秘密来华与周总理会谈时,基辛格就向其表示美国总统将会在第二年亲自来华访问。这一消息自然令中共高层十分高兴,但如何起草这一消息的公告成了大问题。
受当时国际环境制约,双方费了好大功夫,在避免“谁先主动”的条件下,逐字逐句地推敲公告的内容。负责起草的工作人员,几乎能够达到把公告嚼碎了还能倒背如流的程度,这才算基本定了下来。
为了稳妥起见,在最后定稿时,周总理仍在一遍遍仔细琢磨措辞。
最终,公告的内容得以出现在世人面前: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
公告一出,不仅中美双方的人民群众,世界各国人民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将注意力都转到中国和美国之间,翘首等待美国总统尼克松把手伸过太平洋的那一刻。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尼克松的专机出现在北京上空。候机厅旁的休息室里,周总理等多位国家领导人早已等候多时。
随着飞机降落在机场,舱门缓缓打开,尼克松和妻子出现在了众人眼中。
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尼克松就不断挥着右手,一边迈着步子向台阶下走去,一边向机场中的众人致意。随着他的一只脚刚落地,尼克松的手就笔直地伸向三米开外站着的周总理。
周总理面带笑容,静静等待着这只从太平洋彼岸伸过来的手。在双方即将握手的那一刹那,人群中的记者扣动相机,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到达北京的当天,毛主席就在他的住宅会见了尼克松和其夫人。此时的毛主席重病缠身,精神状态十分糟糕。
在开始会谈时,毛主席动作迟缓,表情也十分呆板。这令尼克松十分疑惑,在工作人员的说明下,他才明白其中缘由。
随着会谈的进行,毛主席的精神状态逐渐有所好转,情绪也慢慢高涨起来,红晕淡淡得漫上来苍白的脸颊。他一会将手高高扬起,一会又笔直落下。
这忽上忽下的动作也使得尼克松众人紧张的情绪逐渐有所缓和,双方的话题也逐渐增多,氛围也随着愉悦轻松起来。
一番畅谈之后,尼克松突然向毛主席问道:“主席先生,您把偌大的国家领导的如此之好,一定是有什么特长和法宝了吧?”
闻听此话,毛主席笑着说道:“特长嘛,我这人除了特别能吃辣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特长了。不过法宝的话,我倒是真有几个。”
尼克松好奇地问道:“哦?究竟是什么法宝呢?”
毛主席不慌不忙地向其解释道:“这三大法宝分别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以及党的建设。现在我国建设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依旧不能有骄傲自满的态度。唯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不断为国家谋发展,为百姓谋福利。”
听完此话的尼克松也顿时对眼前的这位老人产生了崇高敬意,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一周后,尼克松乘专机离开了中国。
在持续数日的会谈里,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共识,为推动友好互助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从此刻开始,中美正式开始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结语
从孤立到示好,再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中国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就,自身的国际地位以及影响力逐渐提高,就连美国也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以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条件,与其展开合作贸易。
在任何情况下,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开展外交要考虑的首要条件,而国家的综合国力则是保障外交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为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牢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想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