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产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在2024年5月召开的财年业绩会上,对于联想营收重回两位数增长、净利更增长了118%,杨元庆难以自抑喜悦之情。
2024年对联想可谓关键一年。这一年在行业内被称为“AI PC元年”,AI PC普及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无论是上游的芯片厂商们,还是终端PC厂商们,都纷纷押注AI,迫不及待地规划了产品时刻表。
联想也开启了新一轮转型,成为跑在最前面的玩家。
2024年,联想在全球PC竞赛中拔得头筹,出货量达6180万台,同比增长4.6%。同时,联想一口气向市场推出了40多款基于AI的全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十余款AI PC产品,这让联想在AI硬件爆发的时代占得了先机。
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AI PC在联想PC业务中的占比已经从5%增至14%。联想集团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总裁Luca Rossi,更是表达了极为满意的态度“。在PC领域,我们的表现比所有竞争对手都好。市场份额达到了24%,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场份额。”
基于对AI领域的提前预判,联想在2024年再次领跑于戴尔、惠普等昔日对手。就连戴尔CEO迈克尔·戴尔也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戴尔的AI PC“跑慢了”。
联想的努力也直接兑现到了股价上。数据统计,从2023年AI浪潮爆发开始,联想股价已上涨超过100%。基于对AI业务的想象,联想获得了不少券商投行们的看好。
近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把联想集团2025年的目标价从12.7港元上调至13.2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其预计,联想2025年收入还将同比增长18%,毛利率同比增长16.6%。
对AI业务的成功押注,无疑让这家老牌科技巨头松了一大口气。营收、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也向外界释放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杨元庆带着野心勃勃的联想,又回来了。
01、AI PC,等来丰收年
2024年10月15日,在美国西雅图,联想一年一度的Tech World,成为了科技界一场极具排面的盛会。
联想在现场邀来了英伟达董事长黄仁勋、AMD董事长兼CEO苏姿丰、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微软董事长兼CEO萨提亚·纳德拉、高通总裁兼CEO克里斯蒂亚诺·安蒙等一众大佬,行业顶流悉数聚齐。
作为东道主的杨元庆,当天表达欲十足,还忍不住和嘉宾们来了一场风趣幽默的互动。
他对苏姿丰打趣道,“说不定明年诺贝尔奖你有机会”。而对于市场上的“AI泡沫论”,他旗帜鲜明地表示:“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趋势,也不是一个膨胀的泡沫。”
在国内市场,作为联想集团掌门人,杨元庆也在2024年频频露面。他在海内外风光无限的原因,离不开去年联想在AI PC领域中的全面爆发。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AI PC?有的企业理解为侧重于云端模型,有的企业则理解为侧重个性化体验。
按照杨元庆的定义,AI PC应该满足五个标准:“第一代AI PC应具备运行经过压缩和性能优化的个人大模型、更强的算力能力、更大的存储、更顺畅的自然语言交互、更可靠的安全和隐私保护这五大核心特征。”
从产品的筹划,到率先交付全球第一台AI PC产品,联想比同行都早迈出了一步。
2024年1月,联想率先发布了10款AI PC产品。到2024年4月,联想又进一步发布了其AI智能体“联想小天”,覆盖了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使用场景。
两个月后,联想围绕“一体多端”战略发布了全场景新品。其中不光有PC产品,还有手机、平板等产品,它们也都被联想赋予了AI能力。
据《财经天下》不完全统计,2024年,联想一口气推出了40多款基于AI的全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十余款AI PC产品。其中,Yoga Pro 9i、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等,售价大约在5999~17999元。
这些最高超过万元的AI PC产品,又能给用户带来哪些价值?
Luca Rossi表示:“AI PC会大大提高生产力,比如一些重复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不能产生很大价值的工作,可以交由机器来完成。”
联想围绕AI PC的一系列生产力变革,让PC业务不仅在2024年双11期间取得京东多个细分赛道销售冠军,也让联想世界PC出货量提升至24%。
反映到财报数据上,2024年11月15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4/25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其营收1279亿元,同比增长近24%,净利润近29亿元,同比增长48%。
其中,联想集团的核心主业个人电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1%。市场数据显示,AI PC的市场占比正在快速上升,2024年第三季度,AI PC在联想PC业务中的占比已经从5%增至14%。
02、失意的移动时代,坐上AI火箭
如果对比2023年业绩会发现,对于主宰了这场AI变革的杨元庆而言,这是一份得之不易的成绩。仅仅在一年之前,全球PC市场还在持续低迷中,联想也不例外地遇到过经营压力。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9个月,联想净利润降幅达49%。
一位曾在联想集团工作的前员工对《财经天下》表示:“PC最重要的就是出货量,出货量决定了你采购原材料的议价能力。联想前几年买了一些地区的PC品牌业务,就是为了让自己重新站上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面对陡然严峻的形势,联想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口。
在2023年Tech World大会上,杨元庆提出了“AI for All”的愿景,计划将AI深度融入所有业务线,构建从口袋到云端的全方位计算能力,同时首次展示了AI PC产品。从那时开始,联想就坚定地认为,带有AI的PC产品,将以智能颠覆过去的生产力工具。
在IT领域安身立命、曾长期引领创新浪潮的联想,过去也曾数度陷入过创新者窘境,杨元庆因此遭遇过不少争议。
于1984年创立的老牌企业联想,曾是中国IT企业最成功的代表之一,承载了国人的“民族科技品牌梦”,也吸引了刚从大学毕业的杨元庆。
联想成立两年后的1986年,杨元庆通过公开招聘加入联想,并凭借勤奋,在集团内迎来了一波火箭般的上升。
33岁时,杨元庆坐上了联想集团副总裁的位子。2001年,柳传志更是把联想集团总裁兼CEO的担子,正式交到了他的手中。
上任CEO四年后,2005年前后,在几乎所有股东——包括柳传志起初都在极力地反对下,杨元庆力排众议,执意以蛇吞象之势,动用17.5亿美元收购了IBM的PC业务。
这场不被看好的收购,奠定了联想后来在PC业务的根基。此后几个财年,联想财报都表现亮眼。到2013年年中,联想在PC领域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跃居全球第一;PC业务年利润超过十亿美元,利润率接近6%。
然而,好景不长,到2015年第三季度,联想开始陷入亏损。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连连受挫。彼时,杨元庆想再现一次吞下IBM业务的奇迹,通过收购实现弯道超车,挽回败局。但可惜,联想移动业务迟迟未有起色,杨元庆也陷入了人生中的最大争议。
2016年,一篇标题为《杨元庆是联想集团合格的CEO吗》的文章,将杨元庆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彼时,与联想集团业绩低迷,又错失了智能手机这个重要阵地相比,华为等科技企业却在迅速崛起。联想无论是关注度还是业务进展,都逊色了不少。
一时间,外界对联想的指责纷至沓来——发展停滞、转型失败、抓着萎缩的PC业务不放等。舆论怒其不争,指责杨元庆“用榔头都敲不醒”。
重压之下,杨元庆不得不寻求突破,筹划联想业务的新蓝图。
2016年,人工智能掀起一股猛烈的潮流,杨元庆也及时捕捉到了其中的变化。在杨元庆看来,PC领域最大的变量可能会从人工智能中爆发。2017年,联想集团正式提出“ALL in AI”。杨元庆提出,联想集团中期研发投入翻番的承诺不变,计划在未来三年追加70亿元以上投资,加码AI基础设施。
通过拓展SD智能设备、SI智能基础设施、SS方案服务等产品线,联想提升了在技术布局、研发投入和供应链生态推进等方面的优势,找到了先机。
到了2023年,随着GPT技术的突破以及生成式AI的浪潮袭来,杨元庆又一次提出了“AI for all”。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联想研发费用达148亿元,研发投入规模约为税前净利润的6倍。2024年8月联想公布的财报显示,该财季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以支持对人工智能创新的投资。
一直坚持不下牌桌的杨元庆,终于抓住了新的“胜负手”。
03、不满足于集成商游戏
“AI时代不是一个集成商的游戏,而是一个创新者的竞争。”2024年在接受采访时,杨元庆旗帜鲜明地对媒体表态,“联想肯定不满足于做集成商。”
虽然从过去一年的业绩来看,AI PC让联想找到了业绩增长密码。但要想在AI PC领域持续占据先机,联想还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差异化优势。那么,联想又为接下来的AI PC做了怎样的技术研发储备?
杨元庆举例,比如在异构计算层面,联想研究院很早就成了专门团队,把CPU、GPU、NPU组合放在不同应用场景或者是负载,来更加合理调用CPU资源来进行运算。
2024年,联想Tech World 的主题是“Smarter AI for all”。与过去零散发布AI软硬件或PC不同,联想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端到端AI系统。通过打造全栈式的AI终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与服务,联想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AI系统。
联想将人工智能的未来定义为“混合人工智能”,也即私有人工智能——包括个人人工智能和企业人工智能——将与公共人工智能共存。
在杨元庆看来,目前的AI技术仍然存在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等隐患,依赖于公有云的“公共智能”,无法满足广泛的需求。而混合式智能的模式,能够同时满足企业与个人对智能服务的需求,并演变为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
不同于许多科技公司,联想并不亲自下场做大模型训练,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大模型在终端的优化。
目前,联想的PC产品嵌入的多是别家AI芯片,这也对其在端侧运行大模型提出了更大考验。“同样参数的大模型,在谁的平台上能够跑得好,谁家的开放应用最多,都是技术和本事。”杨元庆说。
Luca Rossi指出,预计2025年,AI PC的普及率将达到40%至50%,甚至可高达80%。但要实现这样强劲的增长势头,也对AI PC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挑战。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财经天下》表示:“实际上, 目前整个AI PC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品本身的成熟度不高。AI体验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比如专业设计人士有很大帮助,但普通用户感知还不明显。”
未来,如何更好地平衡AI PC的高性能与低功耗,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入门门槛,提升用户对新技术的认知,这些仍需要PC企业们携手产业链,共同攻克。
“联想新十年的愿景和使命,就是以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真正实现普及普惠,惠及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未来联想是不是能够成为脱颖而出的主导力量,要看我们的努力。至少我们要有心去做更多的自主创新,成为领先者,成为引导者。”杨元庆说。
作者 |豆蔻
编辑 |李不清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