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姚延 文 | 贾方方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春节在我心中是一年里最具仪式感和烟火气的时光。
小时候,长辈们负责张罗,我负责好好享受。那时候,年味从年前就开始弥漫了。一进腊月,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大扫除、贴窗花……到了除夕,穿新衣、放鞭炮、打灯笼,尤其要吃好吃的。
除夕要吃年夜饭,初一要吃团圆饭,不管外出工作的、出国学习的,都要尽量赶回家。有独具特色的豆儿酱(京味儿肉皮冻),下酒、就饺子吃一绝;有香甜可口的豆包,必须是白面的,甜在嘴里,暖在心头;鸡鸭鱼肉必不可少,象征年年有余、生生不息;炸货更是重头戏,无炸货不春节,炸藕盒、炸饹馇、炸丸子……香气四溢,满屋子都是幸福的味道。
北京人爱逛庙会。这边,冰糖葫芦晶莹剔透,咬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那边,热气腾腾的茶汤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吃一口,瞬间暖到心窝里。作为古城,庙会的文化氛围必须拉满。剪纸栩栩如生,面人惟妙惟肖,古玩字画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长大后,我和爱人负责张罗过年,老人和孩子负责吃好喝好玩好。虽然有很多新变化,比如新衣不必等到春节才穿,但有些事必须在春节做。年前一定要大扫除,这是辞旧迎新的仪式;赶上本命年一定要系红腰带,这是岁月沉淀的美好……
尤其是年夜饭、团圆饭,一定要认真准备。我爱人每年都会提前写菜谱、买年货,老人爱吃的,孩子喜欢的,承载着老北京传承的。初一在我父母家,初二去我爱人的父母家。接下来几天一定要走亲访友,每一次叩门都是情感的靠近,长辈的关切、晚辈的敬意在这一来一往中持续升温。
有些朋友去了国外,当地没有春节假期,但他们会在心里给自己放个假,依然会雷打不动地过春节,贴窗花、看春晚……这是春节的仪式感,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听故事看演出,喜过年乐传承,这里的春节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