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节不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1月30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四海同春中国年”全媒体报道,邀请在海外的山东人和在山东的外国友人讲述过年的经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下中华文化的魅力,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故事。
太平洋岛国留学生“春游”品年味
1月31日,大年初三,聊城水上古城游人如织。四张“洋面孔”随着人流这边瞅瞅、那边看看,一会儿每人买上一串糖葫芦,一会儿又跑到非遗展位前驻足观赏。
在一家东昌葫芦专卖店,各式葫芦惊得几人张大了嘴巴。尤其是那一个个精心雕刻的工艺葫芦,让他们忍不住发出赞叹声。
“我会用毛笔,还会写汉字!”在楼东大街一家毛笔门店,胡珀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在店主的“鼓动”下,他认认真真写下了“春节快乐 平安喜乐”八个字。尽管字有些歪扭,却也让围观游客好一阵夸奖。同伴们也被现场气氛感染,写下一句句祝福语。
四人均是聊城大学留学生。胡珀是这次“春游”活动的发起者,他来自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这是他在聊城过的第二个春节。“在来中国之前,我就听说过中国春节。但真正来到这里,置身于浓浓的节日氛围中,还是感觉非常震撼,街道上、河岸边,到处都是彩灯,特别热闹;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饺子、吃年夜饭,特别温馨。”胡珀告诉记者,在基里巴斯也有类似春节的盛大节日,“虽然庆祝方式不同,但不变的主题是团聚。”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胡珀的母亲是一位华人,他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在来中国留学前,他在基里巴斯移民部门工作,他了解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之所以选择聊城,是因为聊城大学与太平洋岛国渊源深厚,2012年便成立了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深度交流合作。
“聊城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被称为‘水城’,这里有很多河流,还有一条古老的运河从这里经过。聊城人非常善良,爱好和平。”谈到对聊城的印象,胡珀表示,他同样非常喜欢聊城大学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他们不仅专业,而且热情友好。”
胡珀说,聊城大学有十几位来自太平洋岛国的留学生,他们经常聚会,学校也时常组织活动,带他们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此外,近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交流也很频繁,基里巴斯驻华大使还来过聊城,他当时受邀参加了活动。
“聊城有很多美食,比如呱嗒,我特别喜欢。”谈到美食,胡珀顿时眼睛“放光”。他已经可以熟练地用筷子吃饭。他还积极参加学校为留学生组织的剪纸、包饺子等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胡珀告诉记者,四年的留学时光短暂而宝贵,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将来回到家乡,他准备把自己的故事、经历认真整理出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东方国家,也希望更多中国人了解我的国家。”
(大众新闻记者 薛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