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悦汉

香港美国商会本月23日公布最新会员调查显示,有83%美企对香港法治“投信任票”,比去年及前年分别再增加4个及10个百分点,反映在香港国安法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实施后,大大增强外资企业对香港法治的信心。同时,有70%美企表示其业务并未受到香港国安法或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负面影响,企业比例是连续第三年上升,比2023年升8个百分点。



事实胜于雄辩,美媒外媒唱衰香港多年,现今香港用数据和事实说明,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国家特区,仍然在各方面都有优势吸引外资和内资,绝非任何内地城市或其他国家大城市可取代;不过,“满招损,谦受益”,作为冷眼旁观小市民,觉得港府公务员团队表现仍未如理想,尚有许多方面有待改革。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历经金融风暴,Covid 19侵袭,及占中和黑暴冲击,曾有一段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人心惶惶,并兴起移民潮。尤其是英国落井下石,推出BNO计划吸引中产家庭移民英国,美媒率领其他外媒不断抹黑香港已受中央操控,香港已是一个没有“民主、自由、人权”的社会,令不少青少年误信变成信徒和暴徒,破坏社会法治和安宁。

更加不幸的是,公务员团队及医管局属下医护人员,加入罢工和抗议行列,参加抵制“国安法”施行和“廿三条”立法,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打击,令香港工商界雪上加霜,不少中小企纷纷结业,最受影响行业包括饮食、零售、旅游及地产,至今地产仍未恢复元气。



港府过去四年有三年是出现严重财赤,入不敷支,却又大喊要大力发展北部大都会,和在大屿山北部填海造岛,请问钱从何处来?财长陈茂波是否要打破基本法订下原则,‘’必须量入为出‘’。

大家有目共睹,一河之隔深圳在过去二十年突飞猛进,现今在高新科技行业已远远抛离香港。往日港府只迎合地产财阀的意愿和利益,抬高地价炒高楼价增加税收,皆大欢喜,惨的是升豆市市,普罗大众,为何港府不学习新加坡,兴建七成公屋满足人民要求,私楼只供负担得起的中高阶层。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绝大部公共工程,包括道路,公屋,机场等大型项目,都是超预算超工期建成,尤其是超预算要立法会表决追加,政府需支付多两三成甚至更多,为何当初的规划和财务策划是如此失策?



行政长官于立法会发表2024年施政报告,强调要提升公务员治理能力、加强公务员管理,并提出政府会制度化公务员研习国家施政理念和策略的活动,亦会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和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及杭州开展双向的公务员交流计划。此外,公务员学院会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计划”,加强培养领导人员的治理能力。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市民希望见到公务员队伍实施奖罚分明制度,处理冗员和不负责官员的程序要尽量简约,高官在考察各国和内地各大城市的建设中,能虚心检讨自己的不足,从而回港后推行改革措施。香港市民的包容度已甚高,身居高位官岂能辜负市民的支持和期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