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际形势的复杂棋盘上,台湾问题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它不仅关乎中国的核心利益,更深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近期,一系列围绕台海局势的事件接连上演,宛如一面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台独”势力的困兽犹斗以及一个中国原则的强大感召力和不可动摇性。



台湾资料图

先看台军如今面临的棘手难题。一组令人忧心的数据,将台军的窘迫现状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2024年,选择“赔钱提前退伍”的官兵人数近乎达到1600人,和2020年相比,竟然暴增了4倍之多。志愿役人数也不容乐观,锐减至15.2万人左右,创下了自2018年以来的最低纪录。部队的“编现比”从2020年的88.57%一路下滑,到2024年已降至78.6%,短短4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远远低于作战最低标准的85%。这些数字,无疑是台军人力危机的声声警钟。

民进党当局试图将这一切归罪于“少子化”,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仔细研究数据会发现,台军官兵“赔钱提早退伍”现象出现的两个高峰,分别集中在2022年和2024年。2022年,时任美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执意窜访台湾,蔡英文之流更是趁机与美西方反华势力紧密勾结,妄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解放军果断亮剑,发动首次“围台军演”,给予“台独”势力沉重一击。此后,大陆军机军舰常态化在台海进行“战备警巡”,台军官兵被迫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应对状态,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到了2024年,赖清德上台后变本加厉推行“台独”分裂行径,解放军再次果断出击,先后开展“联合利剑-2024A”“联合利剑-2024B”两场“围台军演”,使得台海局势愈发剑拔弩张。与此同时,台军战机频繁发生坠毁事故,官兵们的体力和精神都遭受着巨大的消耗。台媒报道显示,众多家长忧心忡忡,深恐自己的孩子成为“台独”的牺牲品。这,才是台军官兵纷纷选择“赔钱提早退伍”的真实原因。



蔡英文资料图

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台湾民众内心深处对“台独”的抵触,他们不愿为“台独”势力的一己私利而走上战场,更不愿看到两岸中国人手足相残的悲剧发生。近年来的各类民调都显示,70%-80%的台湾年轻人对冲突避之不及。在这样的民意之下,即便台湾不断增加军费预算,甚至将募兵制改为征兵制,台军人力不足的困境依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不知为何而战,不知为谁而战”的迷茫情绪在军中弥漫。台媒曾有报道,等到2026年66架F-16V交付后,台军将面临有战机却没有足够飞行员驾驶的尴尬局面;同样,由于缺乏足够的驾驶员,许多坦克也只能成为无用的摆设。当台湾民众对“台独”嗤之以鼻,民进党当局即便向美国采购再多先进武器,也不过是枉费心机。在解放军战力日新月异、大陆综合实力迅猛增长的大趋势下,“台独”无疑是一条注定失败的不归路。

视线转向国际舞台上的帕劳。11月5日,帕劳迎来了每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这本是帕劳国内的一次重要政治活动,却因“台湾牌”的出现而变得格外引人关注。现任总统惠普斯在竞选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选民的支持,竟然再次打起了“台湾牌”,无端声称中国大陆对其施加压力,要求帕劳与台湾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而另一位候选人雷门格绍则对所谓亲华的评论予以否认。



帕劳资料图

针对这一情况,在4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作出了有力回应。她明确指出,如今仅有帕劳等极少数国家还与台湾地区维持着所谓的“邦交关系”,这种行为既严重违背了这些国家自身和人民的利益,也公然违反了联大第2758号决议,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粗暴侵犯,必须尽快予以纠正。中方强烈敦促这些国家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早日认清历史大势,站到正义的一边,做出真正符合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抉择。毛宁还强调,识时务者为俊杰,中方热烈欢迎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能够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尽早加入到维护国际公道正义的行列中来。友好从来不分先后,中方始终秉持着开放的态度,愿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实基础上,与这些国家开启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对发言人的表态给予了深入解读。他认为,发言人的回应从“义、理、利”三个层面,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台湾问题。从“义”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83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中国的坚定立场,更是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共识。帕劳不应自绝于国际社会,孤立自己。从“理”的层面分析,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国际法问题。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明确无误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国际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帕劳与台湾地区维持所谓的“邦交关系”,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公然践踏。因此,中方要求帕劳及时纠正这一错误行为,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利”的角度考量,中帕两国在经贸、旅游等诸多领域都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一旦双方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帕劳必将在这些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惠普斯的“挺台”言论,背后隐藏的是他为了自身政治利益,代表帕劳“亲美”政治势力,企图通过炒作“台湾问题”,获取台当局的支持以及“金元外交”的资金援助。



惠普斯资料图

帕劳地处西太平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太平洋与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之一。回顾历史,帕劳曾经历过漫长的殖民统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后又由美国接管。直到1994年,帕劳才正式结束美国的托管,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即便已经独立,帕劳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依然千丝万缕。根据1994年签订的《自由联系条约》,美国每年都会向帕劳提供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支持,这笔资金在帕劳的预算中占比超过10%。同时,美国还负责帕劳的国防与战略安全事务,并拥有帕劳航道的独占使用权。该条约的有效期长达50年,直至2044年才到期。

在这种特殊的关系背景下,帕劳的政治与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深受美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援助和军事安全合作方面,更在国际事务中深刻左右着帕劳的政治立场。尤其是现任总统惠普斯,在选举期间频繁打出“台湾牌”,试图以此来激发选民情绪,为自己的政治利益加分。今年8月,惠普斯就曾毫无根据地指责中国大陆“以减少赴帕劳游客为手段,逼迫帕劳与台当局‘断交’”,妄图通过编造不实言论给中国扣上“道德大帽”。



台当局资料图

当前,台当局面临的“外交”困境愈发严峻。曾经所谓的“邦交国”如今仅剩下12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减少,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南太平洋地区,图瓦卢等岛国已经果断与台湾断交,并积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这无疑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支持,也显示出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危地马拉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随着国内选举局势的变化,“亲台”派政权已经下台,台湾与危地马拉的关系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破裂的局面。这一系列事件都表明,台湾当局的所谓“外交”处境正变得越来越尴尬,在未来的几年里,很可能还将继续失去更多的“邦交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