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时起床,5时30分出发,5时47分到达医院……1月28日(除夕),雅安仁康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黄亮英上班时间比平时提前了半个小时。“今天是除夕,为了让大家(患者)能够早点和家人团聚,我们上班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黄亮英已经怀孕8个多月,虽然,身体行动有点慢,但是她依然第一个到医院。“春节如果放假,透析病人却‘等’不起。”黄亮英说,血透病人不是普通的病人,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需要守护。
精心准备
确保透析按时进行
开机、自检、装管路、预冲……6时,透析室已经灯火通明,护士长魏仙琼和护士李雪艳、肖儒琴、李慧婷陆续到来,并开始做病人透析前的准备工作。
“有些患者来自其他县区,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就会影响透析的准时进行。”每天,医护人员都要比病人提前30至60分钟到医院,节假日也不例外,在血液透析室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我住飞机坝,不算远。”黄亮英说,10多年来,她早起已经成为了习惯。
6时20分,黄亮英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开始准备迎接病人到来。
“黄伯伯,你昨天是不是回家吃年饭了,增重了不少!”“王大哥,今天状态不错,透析完回不回老家团年。”“杨大哥,你们今天来的真早,是不是坐罗大哥的车子一来的?”……6时25分,患者陆续扫码进入透析室,黄亮英和同事一起在门口迎接自己的病人,并简单询问一些情况。
“扫码、体重之后,病人的信息就传到了系统。”在每一个护士手中都有一部平板电脑,上面已经详细记录了透析病人的身体情况。“我们根据信息情况,确定治疗时间和要的减重量。”黄亮英说。
坚守岗位
守护病人“生命线”
6时30分,血液透析机开始运转起来。
行内瘘穿刺、设置参数、引血上机、监测血压……待病人上机完成后,黄亮英再次核对透析机参数,巡视病人并做好各项护理,处理患者的突发状况,准备下机用药,这样的循环每天都在血透室上演,春节期间也不例外。
嘟、嘟、嘟……刚给病人完机,9床的系统便开始报警,李雪艳赶紧跑过去叮嘱病人要平躺,让血液循环顺畅。
“血流有点问题,估计患者长胖了的缘故。”李雪艳和肖儒琴赶紧为患者重新进行穿刺。“小问题,很快就解决好了。”肖儒琴一边和9床病人聊天,一边操作。
10床病人杨强(化名)来自天全,也是雅安仁康医院的一位“老肾友”,他已经透析了16年,从生病开始他就在仁康医院治疗。“我们天全一起有几个,每天就拼车过来。”杨强说,他对雅安仁康医院医疗服务非常满意,10多年来从未想过换医院。“老黄,你怎么还没到?”“现在到哪里了?”……7时11分,魏仙琼发现两位病人迟迟未到,她非常着急。“担心路上出什么事,打了电话心里踏实了。”魏仙琼说,病人早上没赶到车,迟了一会。
不停运转的透析机,承载着每一个透析患者的希望。每一分每一秒,血透室里那一根根红蓝管路将医护人员和透析病人紧紧相连。
10年、15年、16年、17年……随着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不断拉长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你看黄护士(黄亮英)预产期都快到了,还坚持给我们治疗,必须为他们点赞。”20床病人看着护士们忙碌的身影,竖起大拇指给他们点赞。
“春节期间,我们所有医务人员时刻保持‘在线’状态,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线’。”魏仙琼说。
11时30分,黄亮英收拾完东西踏上了回家的路。“今天只有半天,明天就是全天,春节期间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平时一样轮流交替上班。”黄亮英说。
春节过后,黄亮英的孩子即将出生,一个新的生命即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