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黑框眼镜里透出深邃的眼神,一绺小山羊胡须带有艺术家特质,发端扎的马尾小辫宛如他在艺海中的信马由缰,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汇区书画协会副会长、上海美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余英皓。


七岁入行,受名家提携

1976年出生的余英皓,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画画,7岁便师从国画家吴野洲先生,入行专攻花鸟,由于天赋聪颖,勤奋刻苦,在艺海里一发不可收拾。

1999年,带着希冀和梦想,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他在中西方绘画艺术中徜徉其间,博采众长。其绘画作品与时俱进,又饱蘸情趣与爱心,后又正式拜入海派书画泰斗陈佩秋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作品入选2018年第三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2023年入选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24年更是丰收年,作品连续入选六次国展,并连续入展第十、十一、十二届上海市美术大展等多项展览。


私人包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徐汇区书画协会副会长的余英皓,自打关掉了自己的室内设计公司成为专职书画家后,便全身心地将爱心投入到协会。徐汇区书画协会会长陈峨介绍说,小余思维灵动,作品富有创新和时代特色,令年轻人追捧,如今年的“暴富、平安喜乐”年宵台历,蛇年金蛇狂舞各式扇面等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

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协会的支持,2020年9月,在他生日之际,文定路画家街开出了沪上首个“私人包展”,轰动了沪上书画界。他人生中第一个个展“天骄——余英皓画鹰小品展”,同时也引起了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余英皓动情地说:“生日之际办个展,主要是向老师致敬,交上作业,遗憾的是如今陈佩秋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先生给我题的‘天骄’两字成了我今后艺海搏击的永恒动力。”


青浦私人工作室,与猫狗花鸟作伴


或挠腮,或抛媚眼,或半梦半醒,或欢腾跳跃……余英皓笔下的猫活灵活现,令人叹服。余英皓自小喜欢小动物,野外写生也关注小动物,有了经济条件后,他索性将“动物园”搬进家里。在青浦商榻镇双祥村的工作室,余英皓饲养的几十只品种猫伴随着他。余英皓说,画动物关键要抓住眼神,把眼睛画活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大半。难怪有人评价,余英皓画的动物眼睛会说话。

为了亲近大自然,走近小动物,兔子、鹦鹉、猫、狗、宠物鸡等都成了工作室的“主人”,余英皓不惜投入巨资,出钱请人饲养它们,在相伴相随中,找到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放飞身心的乐趣。



热心慈善,永远在路上

余英皓每年春节前夕都积极参与区书画协会书写“福”字对联活动,进企业、到园区、进社区、进学校,用汗水和心血为市民带去了新年祝福。作为上海美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他常年关注困难家庭老人以及因病致贫的家庭等,募集公益金及时播撒给弱势人群。2023年,他又带着基金会入驻徐汇,并与徐家汇街道对接,开展慈善公益工作。

去年年末,余英皓工作室有幅《驰骋》的巨幅画作初见端倪,目前已杀青,画作中是一只硕大的鸵鸟在地平线飞奔。余英皓说,这是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鸵鸟速度与高铁列车的对比,寄予新时代科技发展速度和人类文明进程不会停步的寓意。去年余英皓的作品进入了六个国展,他仍谦虚地说:“一切均在路上!”


记者:殷志军、陆翔、李瑾琳、徐喆衎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