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你是不是也预先制定了很多计划,比如多陪陪家人,看几本好书、电影。

然而现实假期里,你的生活是不是这样的:

经常有朋友来喊你去打牌、打麻将,可只要一上牌桌就下不来了; 隔三岔五就有酒局,一喝就酗酒宿醉,到第二天都缓不过来; 好不容易有了点空闲时间,又刷起短视频、网剧,一刷就好几个小时……

短短几天假,感觉什么都没做,一下子就过去了,最终不仅拖垮了身体,更疏忽了对家人的陪伴。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背后,其实就是“多巴胺陷阱”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能给你带来即时的爽感,但同时,它又像一款毒药,让你在廉价的快乐中不断沉沦。

过年是放松的节日,但也是垃圾快乐充斥最多的时候。

你若想要这个假期过得充实而幸福,必须在春节生活清单里,彻底砍掉多巴胺。

01

我有个朋友,是酒场“拼命三郎”,各大饭局酒局,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往年过年期间,他都会提前约我们几个哥们喝酒。

今年,朋友却没了音信。

我准备问问情况,却先收到他发的消息:今年不喝酒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他正在医院躺着呢。

原来,因为常年喝酒,他患上了严重的痛风,还有脂肪肝等一系列毛病。

就在前几天,他一连参加了三个酒局,越喝越上头。

最后突然倒在酒桌上,不省人事,被人连夜送去了医院,检查出了胃出血。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每年聚会、饭局最多的时候。

除了美味的家宴,还有来自亲朋好友的宴请。

面对种种美食佳酿,你若沉迷口腹之欲,放任自己暴饮暴食,身体早晚会垮掉。

想起《钱江晚报》曾报道过的一则新闻。

林先生50岁了,没别的爱好,就是嘴馋,口味又重,喜欢吃重油、咸口的食物。

平时他还稍稍节制,可春节期间,家里每天都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趁着过年的高兴劲,林先生也敞开了胃吃。

有一年大年三十,他没控制住,一口气吃了很多油腻的食物。

结果当天晚上躺下没多久,他的腰背部就开始隐隐作痛,疼得满头大汗。

半夜一点,林先生被紧急送往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林先生本就有高血压,加上这段时间的不合理饮食,导致心脏超过了负荷。

经过医护人员连夜抢救,这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医学教授王伟说:

当我们大量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时,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就会迅速提升,并产生快感。

春节期间,我们最容易得到的多巴胺,首先就来自不健康的饮食。

比如吃太多重口味的东西,看似满足了口腹,实则吃坏了身体;

比如无节制地喝酒,看似痛快,可几场酒喝下来,整个人都是晕的,一次宿醉,更是让人好多天都缓不过神来。

过年,吃饭喝酒,本是图个热闹。

当你被多巴胺控制,沉溺于无节制的饮食当中,就只会严重透支自己的健康。



02

《美丽新世界》中,曾描述过一个未来:

为了麻痹底层人民,政府发明了一种叫“唆麻”的毒品,它会刺激人脑中枢,产生多巴胺。

普通人吸一口,就会感到无比快乐,并产生依赖性。

有了唆麻,所有下层民众都对其上瘾,根本没时间做别的,最终都被锁死在底层。

尽管现在还没有唆麻,但短视频、游戏、棋牌等娱乐方式,早已变得跟唆麻一样。

你只需动动手,就能获得很多快乐。

尤其春节里,有大把闲余时间,你很容易就会陷入这种多巴胺中,将时间精力耗尽。

自媒体作家徐涛讲过一次自己的经历。

去年过年,他带了一摞教材回去,打算假期看看,准备年后的一个技能考试。

春节期间,他特意每天都早起,在书桌前坐下。

可每次看了十几分钟书后,他就打开手机想放松下,结果刷视频,看网文,根本停不下来,一转眼就11点了。

等中午吃完饭,一帮亲友掐着点就来了,拉着他打麻将。

每次他都想,打半个小时就去看书。

可一上牌桌,他压根就忘了时间,输了就想赢回来,赢了还想赢更多。

最后每次都到晚饭时间,牌局才散。

这时,他才开始懊恼、心累,到了晚上,他仍然心烦意乱,便又拿起了手机……

那个假期,他就这样浑浑噩噩过来了,连一本书都没看完。

心理学家拉姆塞曾说:

“只要让你的大脑持续收获快感,就能用极小的代价,让你去做特定的事。”

在春节里,厂商们会推出吸引人的短视频、游戏;亲友们会拽着你打牌、打麻将……

它们会不断刺激人的大脑,产生让人上瘾的爽感。

一旦沉浸在多巴胺快感里,你就会忽略时间的流逝,也不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久而久之,你不仅会深感疲累,家人也会因你的忽视,而感到伤心,本来团圆、温馨的年,也会因此过得疲惫而冷清。

待到这一切喧嚣退去,剩下的只有不安和愧疚。



03

亚里士多德曾说:

“在追求快乐上,和动物相比,人追求的快乐应该更高级和伟大。”

春节里的多巴胺,都只是动物性的爽感,只会让你一步步滑向不可控的深渊。

只有彻底戒掉垃圾快乐,这个假期你才能过得更充实。

记者袁方,以前每逢新年,他必定走亲访友,参加各种饭局。

在酒桌上,与朋友们觥筹交错,往往两杯酒下肚,酒瘾就发作了。

结果越喝越多,最后不省人事,只能等家人寻过来,搀扶着回去。

等他第二天醒来已经下午,整个人昏昏沉沉,腰酸背痛,一点精神都没有。

就这么来上几轮,春节假期也就过去了大半。

有次他宿醉醒来,母亲忍不住说:就知道在外面喝酒,你回来还没在家里吃几顿。

听到这句话,他感到非常愧疚。

自那以后,每次过年,能推掉的酒局他一概推掉,尽量在家里吃饭。

远离了多巴胺,既避免了对身体的消耗,也能留出时间陪着家人,他觉得这样的春节,简单又美满。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值得去过的生活,都要克服重力。

过年期间,想要日子幸福,先从砍掉多巴胺开始。

学者梁波有个过年“三不”的规矩:不喝酒,不打牌,不看手机。

他觉得这三件事特别耗人心力,又容易上瘾,只有彻底戒断,才能过个好年。

在春节里,每天他都会陪父母散散步,唠唠嗑,

有时他也会帮母亲张罗一日三餐,甚至亲自下厨做几个菜。

若有空闲,他就翻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或者拿出字帖练练字……

尽管假期很短暂,他却过得有滋有味。

作家廖一梅说,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大门钥匙。

戒断多巴胺的决心,不是忍出来的,而是通过自我控制逼出来的。

假期里,做不到不玩游戏、不刷视频,就尽量少碰手机;一打牌就停不下来,那就索性不要上牌桌。

这个春节,想要过得有意义,必须砍掉所有多巴胺。

没有了垃圾快乐的消耗,你才能好好休息,多多陪伴家人,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罗翔教授曾说:

“所有爽的东西都是瞬间的,人类真实的快乐只在那些恒久的事物中。”

那些活得精彩的人,从来就不汲汲于一时之欢,而是更愿意去做有价值的事情,寻求更高级的愉悦感。

新春佳节里,真正的快乐,其实就是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这个春节,请砍掉多巴胺,控制饮食,少刷手机,不要沉迷棋牌游戏。

点个赞吧,当你不再追求上瘾性的快乐,把时间都留给自己和家人,这个春节自然能过得更有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