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春节哪儿的生意最好?这大年初一起就发财的得数电影院了。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又是开年大卖的节奏啊,就这 6 部影片,短短 8 天的预售票房就高达 90 亿元,比去年还高出 10 亿。您说这春节档到底能赚多少钱呢?每年都在刷新的“史上最强春节档”又带来了哪些财富效应呢?
其实在中国影视票房超 30 亿元的 22 部影片当中,有一半都出自春节档,这在业内算是公开的秘密了。光是周星驰导演就受益过两次,一次是 2013 年的《西游降魔篇》,另一次是 2016 年的《美人鱼》,分别以 12.46 亿元和 33.86 亿的成绩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2021 年上映半个月的《你好,李焕英》票房超越《流浪地球》,最终以 54 亿元刷新春节档票房纪录。2018 年春节档的四大影片在大年初一同时破亿,单日票房最终超过 12 亿元,创下全球单日票房纪录。这一年的春节档不仅在票房上大获成功,还推动了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成为业内公认的“史上最强春节档”。
特别要提的是,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是 2018 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档上映的《蛟龙行动》就是它的续集。
实际上,今年春节档的 6 部电影中,有 5 部都算是国产续作。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 1900》《封神 2》,还有春节档的著名“钉子户”《熊出没》,它们的前作大多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封神第一部》26.34 亿,《哪吒第一部》50.35 亿,《唐探 3》45.23 亿,就连《熊出没》的前作也有 19.8 亿。
那为啥春节档总是能造就票房奇迹呢?
22 年灯塔研究院的数据调查显示,中国电影消费者平均一年的观影次数是两次,一年只进一次电影院的观众占比达六成,而这一年去一两次电影院的人,大部分都集中在春节档。
比如去年春节档票房达到 80 亿元,观影人次 1.6 亿,无论是票房还是人数,都接近全年的四分之一,这就是中国电影的基本盘。所以,即便我们看到 2024 年暑期档票房大跌 44%,国庆档 7 天下滑 24%,平安夜的票房只有往年的零头,也丝毫影响不了今年春节档继续大火大热,甚至今年的春节档呈现出明显的头部虹吸效应。
那为啥其他电影档期越来越难,春节档却好似“铁打的营盘”呢?
灯塔研究院的数据解释了其中一个原因,过去六年春节档的结伴观影比例高达 70%,这说明春节档电影更像是一种类似年货的商品,具有高毛利、不还价、买得多和容错率高的特点。大家对影片质量的要求没平时那么苛刻,主打一个老少皆宜、气氛好,自然更容易大卖。
再有一个动向就是电影票价上涨,比如虽然 2024 年的观影人数减少 3.6 亿,但是电影平均票价连续四年超过 40 元,水涨船高之下,春节档的票房还是有了一定保障。反观暑期档,受众局限于学生群体,观影分散;国庆档假期短,出游分流且题材集中。
因此,只有春节档集合了合家欢加上 7 天长假,社交化这三重因素,观众好说话。从宏观层面来看春节档,为什么这么火?主要是排片强,中影、博纳、光线、万达等影视巨头拿出了满满的诚意,安排上华语电影圈最顶级最豪华的阵容。《射雕英雄传》《唐探 1900》,成本都高达 5 个亿,北京文化的《封神三部曲》总成本 30 亿,博纳影业的《蛟龙行动》不仅耗资 10 个亿,更是搬出了世界第一部核潜艇电影的噱头。
但上面这仨加起来也就 30 多亿,跟今年春节档 90 亿元的预期票房相比,扣除宣发和影院的分成,还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但要说一部电影的收益,票房只是一小部分。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成本约 6000 万,票房达到 50 亿人民币,如果再加上版税、广告植入的部分,集团投资收益比超过 14 倍。
另外,哪吒的潮玩手办、雕像、卡牌这些衍生品也正好赶上了今年的“宅经济”热点,哪吒系列正版周边发售两周后获得了 4 万多个订单,众筹总金额突破 1000 万,哪吒衍生游戏上线后一个月内的流水就超过 5000 万元。
更重要的是,因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卖,让背后的公司光线传媒当年净利润暴增,直接推动股价在一个月内累计上涨近 24%。看到这儿,相信您也明白为啥今年春节档的排片背后挤满了上市公司。您看的每一场电影,都可能对今年国内市场产生数场连锁效应。
更关键的是,电影产业还能拉动旅游、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比如去年春节档上海有超过 130 万观众走进影院,观影人次全国第一。全家一起看个电影,要不要顺便吃个饭,再买点衣服、拍拍照、逛逛街,这就能为零售、餐饮、儿童游乐带来更多的人群和流量。
以新年春节档为例,2024 年春节餐饮订单量增长 19%,春节假期前五天,全国各地的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 161%。25 年的春节估计也不会差,毕竟过年嘛,是咱们的大假期,年底大家荷包鼓鼓的,也更愿意为家人、朋友消费,衣食住行,再加上文化体验、看电影。所以你说这春节档火爆,对咱们整体的消费体验是不是件大好事?
最后我想说,咱们国产片真是越来越好了,从《流浪地球》到《满江红》,再到今年的各种大片,从故事到特效,再到传统文化的展现,都不差。过年和家人朋友一起透过电影感受咱们自己的文化魅力,这才是春节档既带动消费又带动文化的关键吧。你今年准备看哪部大片呢?